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宫白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访谈诗人唐毅(请及时刷新)

[复制链接]
91#
 楼主| 发表于 2016-7-30 19:52 | 只看该作者
“上天吝啬,肯定不会下派太多诗人,”唐老师说得好,能够青史留名的诗人凤毛麟角,大多数诗人充其量只能算是写诗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2#
 楼主| 发表于 2016-7-30 19:53 | 只看该作者
第5问

您是怎么看新诗、旧体诗和翻译诗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3#
发表于 2016-7-30 19:53 | 只看该作者
一百年来,中国诗人也不少。奇怪的是,近一二十年来,他们的诗好像同中国关系不大,倒更像是一些中国的“外国诗人”。就中国新诗而言,一些人因为没有艺术准备,浮在表面,引经据典寻章摘句转述套改。一位诗友对我说:“堆砌不是继承!诗歌是文人精神的一种自然流露,是不经意间的举手投足。一个有底蕴的人还用专门写诗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
发表于 2016-7-30 19:54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要继承的不是格律这类外在的“装扮”,而是走近这些巨匠的内心,把他们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文情怀继承过来。可以“无视”其“条条框框”,直奔主题,直取那一种“精神旨趣”,是为“诗的诗写”。有了这些东西,中国新诗才会从骨子里透出汉语诗歌的光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5#
发表于 2016-7-30 19:54 | 只看该作者
说到外国诗对中国诗的影响,就不能不说到翻译,我在《关于中国诗歌的几点思考》一文中,对此已有过论述。在此,我要补充一点,即翻译诗的质量,取决于被翻译语种诗歌的质量。有点“绕”,好像不甚明白。比如:一首英语诗,人家写得很好,现在要翻译成汉语诗,可是,我们的汉语新诗尚在探索之中,那么,这首被翻译成汉语的诗质量又会如何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发表于 2016-7-30 19:55 | 只看该作者
一个有底蕴的人还用专门写诗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7#
发表于 2016-7-30 19:56 | 只看该作者
好,说得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8#
发表于 2016-7-30 19:56 | 只看该作者
具体一点说,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有一首在中国脍炙人口的《自由与爱情》: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这首诗的表意非常清楚,就不多说了。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首诗同中国旧体诗的“五言绝句”很相似。那么,是不是“老外”也会写“五言绝句”呢?这是殷夫1929年翻译的,同那个时代中国诗歌所处的大背景是切合的。只是用了原诗的意,却穿了一身“唐装”。
再读德国诗人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的《浪游者的夜歌》:

一切的峰顶
沉静,
一切的树尖
全不见
丝儿风影。
小鸟们在林间无声。
等着吧:俄顷
你也要安静。

这是梁宗岱的译本,处在中国新诗的起步阶段,还用着传统诗歌中的韵,也是中国新诗当时的形态。

一切峰顶上
一片宁静,
一切树梢上,
感不到
一丝微风,
林中鸟群已沉默。
稍等,片刻,
你也将安静。

这是飞白的译本,已经比较现代,韵不在了。虽然,很多外国诗其本身是有韵的,但是今天我们读到的翻译诗大多没有。这说明中国新诗语言已相对成熟,也相对自信。在不能阅读原诗的情况下,我们读一首从外国译过来的诗歌,“得到”的就是一种“精神旨趣”,这和我在回答上一个问题时说过的,新诗在旧体诗那里所要继承的,也是一种“精神旨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9#
 楼主| 发表于 2016-7-30 19:56 | 只看该作者
唐毅 发表于 2016-7-30 19:53
一百年来,中国诗人也不少。奇怪的是,近一二十年来,他们的诗好像同中国关系不大,倒更像是一些中国的“外 ...

诗歌是文人精神的一种自然流露——说的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发表于 2016-7-30 19:57 | 只看该作者
我之所以说中国新诗已然相对自信,即由一段自由的话构成,因为别有意味的语言及内在节律,便成其为诗。
尽管中国新诗远未定型,仍在不断的探索之中。但要不靠格律的“装扮”让一段话成其为诗,肯定不是那么简单的。
我曾经说过,较之于旧体诗,写新诗应该更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1-25 19:05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