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叶如钢 于 2017-6-29 10:12 编辑
一首解构微诗
叶如钢
先读气化散人的诗:
蚂蚁
气化散人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于夹缝中生存的
微生物
考虑不了那么多
那么大
这首微诗, 解构了古谚语“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诗里不是指责蚂蚁筑穴导致大堤冲毁, 而是对蚂蚁取一种无奈的同情或理解。 其实, 诗里说的是事实: 蚂蚁当然不考虑那么多。 当然, 蚂蚁在这里应当是比喻草民,小民, 尤其是“夹缝中生存”一句包含了对草民的同情和对某些社会现象的批判。
诗里对蚂蚁, 草民是否有批判呢? 我理解为包含一种批判。 换句话说, 诗人似乎认为, 蚂蚁, 草民并不应当筑穴破坏大堤。 但是, 这个理解未必符合作者用意。
进一步解析这首诗, 就必须理解千里之堤比喻的是什么。 这里,有一定的敏感度。 如果千里之堤比喻的是
整个国家或类似的对象, 那么蚂蚁筑穴比喻的是什么呢? 这里有一个逻辑矛盾。 因为, 草民为自己的生存而筑穴,其实是整个国家经济生活的一部分, 不仅并不会导致千里之堤毁坏, 反而是有助于建筑大堤的。 从这点来说, 这里的比喻是失败的。
如果千里之堤是比喻国家制度(如有的评者认为的), 那么我们就多少接触一定的敏感了。 这里, 从正的角度来看,我们同样可以认为草民的筑穴有助于建设和改进制度。 例如于欢案的重审, 对于法治的建设和改进显然是有很大促进作用的。 那么, 这里的比喻同样是失败的。 我建议最好不从负的角度解析。
如果蚂蚁并非比喻草民, 而是指少数恶劣分子,那么上面的论述并不适用。 但这首诗的含意就变得浅一些了。
总之, 这首解构微诗, 有其独特之处, 但因其硬伤而大为受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