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明 发表于 2017-9-22 18:04
转合功力尽在结尾一句
说得好
北海东炮台遗址
长林晓歌
没有炮,没有炮台
遗址上,一棵枝繁叶茂的榕树
几栋紧挨的高楼。栏墙上的小黑板
刻着它清朝时卫国的伟绩
却没说明它毁于文化大革命
…………………………
简评:这是一首叙事诗。它通过时间地点对象追溯了一段历史,关于一个炮台的历史。从第四句开始描述了在该处遗址发生了什么:那就是清朝时期曾在此处抵抗外来侵略,以及炮台后来毁于文化大革命的故事。
作者在诗中前三句是跳出了主观视角的,只进行了客观描述。到第四句笔锋一转,带出了伟绩二字,这样就加入了作者的主观判断——且不论这判断的依据来自哪里。
那么,做为读者,首先会产生最直观的两个理解,一、这炮台确实是中国人民抗击侵略的见证,没有毁于炮火,却毁于文革;二、作者用反讽的手法讥讽了清王朝,与某些特定历史事件。
在此,我们就要进一步深思,姑且以问答形式论述。1、此处为什么有炮台?因为抵抗外国侵略者。2、为什么会有外国侵略者?因为清政府无能,腐朽,列强企图瓜分中国谋取利益。3、清政府为什么无能腐朽?此处不作论述。
这三句话一说完,那么就看到伟绩二字大有水份!试问一个昏庸无道,只会割地赔款奴役百姓的清政府,有什么伟绩?慈禧有句名言:以举国之力,结与国欢心!多么荒唐可笑。
应该说此处遗址,并非什么丰碑(即使是也是百姓的,却不是政府的),它只是一个昏庸王朝颠覆时的耻辱柱。它留给后人的意义,也只是让我们能清醒的看待一段历史而已。
可让人遗憾的是,它后来毁了,只剩下了一片废墟。
让人不由不思索的是,作者最后两句排比手法是何用意?是在用清朝与文革作对比么?很显然,二者完全没有可比性。
一个烂透了的清政府,组织的一场局部战争,如何去与将全国同胞从列强的压迫中解放出来的那些革命先辈的努力所相提并论。文革十年,失去的再多,有满清入关屠杀的千千万万百姓及死于日寇铁蹄下的无数同胞多么?
所以,此首小诗伟绩二字是一大败笔,它将客观描述变成了主观定性,此二字若不修改,这首小诗就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如果只是单纯记录一些事情,小诗条理清晰,有始有终,交待的清楚明白,值得鼓励。
评析对诗不对人,如有妄言,请见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