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479|回复: 25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朦胧与别样的朦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3: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荒原猛士 于 2012-12-4 13:19 编辑

           1  《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2   远和近》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3 《与你携手看风景》

     与你携着手在看
     眼前的风景
     看风景时
     你眼里很精彩
     看我时
     眼里是一层雾

        这三首诗里面,前面两首是现代诗里朦胧诗的经典代表作,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第三首是荒原猛士的作品,这首诗发表时,不少诗人把这首诗与前两首诗联想到一起,有一部分诗人认为是模仿了前面两首诗。在此我尝试简析一下这几首诗。
       在三首诗里,我认为第一首的语言是最优美的。这首诗有人说是爱情诗,有人说是哲理诗,但朦胧诗的特点总是诗意朦胧,可能正解要从诗人嘴里说出。我在此不想作过多考究。我最为欣赏的是,《断章》区区几笔,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充满立体感的建筑美。一个绝代佳人站在桥上看风景,或者想着什么,而有另一个人也在楼上看风景,小桥、流水、佳人都成了风景的一部分。当然最吸引人的是桥上的“你”。如此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美人的画面跃于眼前。白天看了还不止,诗人们喜欢赞颂的月亮照着“你”窗,得到月亮眷恋的“你”,悄悄进入梦来,给了别人一个美梦。诗意确实很优美,如果这是一首爱情诗,诗人并没有在诗里说一句爱啊思念啊之类的话,但一种朝思暮想的情感却是很浓烈。如果这是一首哲理诗,那么,万物之间那种错综复杂的关系被作者聊聊之笔尽在不言中。
      第二首是顾城的作品,从语言方面,这一首是取浅白之道。但语句浅白并不等于肤浅,这一点是值得一批追求诗句奇幻的诗人学习的。顾城,我觉得他与徐志摩有点相处,二人在现代诗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水平也有目共睹。或者不少人感动于他们对爱情的狂热,但我始终觉得,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衡量他们,二人心理都是有病的,至于顾城杀妻后自杀,心理已被极度扭曲。回到这首诗,大多数人的理解,这首诗要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是不是呢?这诗创作于1980年6月,顾城出生于1956年,刚好24岁。当时正值文革结束不久,而顾城知青返城不久,所在的单位解散。说好听一点,他是待岗者。鉴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不少人认为这首诗要说的是当时整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距离,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文革那段历史当时的人都经历过。然而,我们可不可以作一个大胆的设想,这首诗说的是这样一幅画面:两个二十出头的男女,他们在一起看风景,女孩子被天上云卷云舒深深迷住了,在呆呆出神。傍边一个大男孩偷偷看着女孩子,腼腆的不敢对女孩说一句“我爱你”,即使是看她一眼,也是趁她看云的时候才偷偷看一下(在当时,男女情爱还是很含蓄的,一般人不会像现在的男女一样那么直接)。男孩当然不愿女孩只看云不看自己,他想与女孩深情对望互诉衷肠,但女孩却被天上的云迷住了,只偶尔看他一眼,于是,男孩觉得被冷漠了。大家说我这个设想有没有理由呢?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个“我”是爱情的傻瓜,虽然爱得深,但一点不懂情趣,也爱得很狭隘。如果诗中的“我”指的就是诗人,那么顾城后来为何因情杀妻并自杀就可以理解了。如果诗中的“你”不喜欢“我”,会一起去看云吗?如果是懂得情趣的诗人,就与心爱的人一起看云卷云舒,还即兴作小诗一首,恐怕那个女孩就不会看他时很远了,应是情不自禁地把头枕在他的肩膀上嫣然细语,把自己幻想成一只飞翔在云上的幸福小鸟。
        第三首是荒原猛士的作品,这首诗的语言特点是三首中最口语化的。如果说它是一首朦胧诗,那么有点另类,说它是口语诗,那么,何为口语诗呢?这恐怕要深入研究。有人说,口语诗就是用口语化写的诗。是不是这样下定义呢?而诗歌口语化,现在也有不少诗人反对,认为难登大雅之堂,有部分学者甚至认为诗歌应该走精英化的路。我们回顾历史,其实诗歌只是起源于民间平民百姓中间的一种文学体裁,最原始的诗人可能是目不识丁的渔夫、猎人、牧人或者农夫。我一直喜欢简朴的诗歌,我认为万物应该返朴归真。所以,我喜欢“天苍苍野茫茫”,喜欢“汗滴禾下土”,喜欢“床前明月光”。等等之类。这些传诵千古的诗篇,不也是非常口语化吗?
       再回到第三首诗上面,这首诗发表时,不少读者想起前面两首,或认为模仿前面两首。事实上,在写这首诗时,诗人并没有想到那两首诗,后来说起那两首诗的诗友越来越多了,才引起诗人的注意。而至于意境有点相似,纯属巧合。不过这并没有什么不好。就如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就是来自李白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这句,虽然诗意与格调略逊于李白的那句,但也足以流传千古。而荒原猛士那首诗,要表达的是什么呢?是不是爱情呢?如果有读者把这首诗作为情诗给情人看以表达自己的心事,可以。但我可以明确肯定一句,这不是一首情诗。要表达的是现今社会人的看客心态与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阂以及人与人之间缺乏理解和现代人普遍存在的那种孤独感。本诗虽然口语化,但有几个词是较为关键的。分别是“携手在看”、“风景”、“精彩”、“雾”。首先,“携手在看”确定了看风景的人是相熟的,而且相爱着。他们在看风景,“风景”指的是什么呢?景物是风景、世间百态也是风景,他们正在看,一花一草一事一人在看客眼里(心里)都成风景。诗中的“你”觉得精彩。这是一种典型的看客心态。而“我”作为一个清醒着的人,而且是“你”最为密切的人,“你”看“我”时是一层雾,虽然亲密,却是缺乏理解,也缺乏热情去理解,所以眼里并不精彩,要知只有充满热情去看,眼里才会精彩而不是雾。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感觉自己孤独缺乏被理解?有多少人觉得自己最爱的人(包括爱人、父母、兄弟、儿女、朋友、亲戚)在身边,最理解自己的人却远在天涯甚至觉得世上无一知己?或者这个问题问问自己,恐怕不少人会在这首诗上面得到共鸣。一种“天涯咫尺”与“咫尺天涯”的感觉在我们身边时时存在。
       第三首诗所要表达的东西,确实在我们身边存在着,只不过平时被我们忽略了,或者我们也如诗中的“你”一样充当风景的看客,并没有用心去体味身边自己最爱的人。这是人际伦理里面的一种悲哀,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悲哀。
      再回到题目,前两首诗已是公认的朦胧诗的经典作品。至于“别样的朦胧”说的是第三首,诗意有点朦胧,但保持了作者一贯的有点随意与口语化的随笔作风。同时,作者并不愿自己的诗烙上哪个派别的印。所以作者写的小诗总是一种散漫随意的作风,并时时即兴。或者这种方式是一种特色,但未必会得到许多诗人的认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3:20 | 只看该作者
尝试小析一下几首诗,欢迎批评指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12-4 13:28 | 只看该作者
好诗!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3:31 | 只看该作者
李明利 发表于 2012-12-4 13:28
好诗!欣赏

假若以我的诗展开讨论,不会得罪人。更希望诗友们畅所欲言,可以抛开这三首诗交流一下诗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12-4 13:34 | 只看该作者
与你携着手看风景
看风景时
你眼里很精彩
看我时
眼里是一层雾
再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12-4 13:37 | 只看该作者
与你携着手在看
     眼前的风景
     看风景时
     你眼里很精彩
     看我时
     眼里是一层雾
这首诗语境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12-4 13:38 | 只看该作者
喜欢第二个多些。第三个与模仿的痕迹,个见,问好猛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12-4 13:38 | 只看该作者
我最喜欢具有创造性的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12-4 13:39 | 只看该作者
人们往往认为的是,风景都在别处,从而忽略了身边的美好。很不错的诗评,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3: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荒原猛士 于 2012-12-4 13:45 编辑
卢俊 发表于 2012-12-4 13:34
与你携着手看风景
看风景时
你眼里很精彩


问好卢老师,正想邀你来指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5-5 14:08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