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剑郭琴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书散记(日记贴,持续添加)

[复制链接]
261#
 楼主| 发表于 2025-10-9 16:18 | 只看该作者

   2025.10.9.
   
   
   1.5.18.3.
   【【
   We tourned our coasts to the good gay tunes. When from down swords the sea merged the oldowth guns and answer made the bold O’ Dwyer. But. Est modest in verbos. Let a prostitute be whoso stands before a door and winks or parks herself in the fornix near a makeussin wall (sinsin! sinsin!) and the curate one who brings strong waters (gingin! gingin!), but also, and dinna forget, that there is many asleeps between someathome’s first and moreinausland’s last and that the beautiful presence of waiting kates will until life’s (!) be more than enough to make any milkmike in the language of sweet tarts punch hell’s hate into his twin nicky and that Maggy’s tea, or your majesty, if heard as a boost from a born gentleman is (?). For if the lingo gasped between kicksheets, however basically English, were to be preached from the mouths of wickerchurchwardens and metaphysicians in the row and advokaatoes, allvoyous, demivoyelles, languoaths, lesbiels, dentelles, gutterhowls and furtz, where would their practice be or where the human race itself were the Pythagorean sesquipedalia of the panepistemion, however apically Volapucky, grunted and gromwelled, ichabod, habakuk, opanoff, uggamyg, hapaxle, gomenon, ppppfff, over country stiles, behind slated dwellinghouses, down blind lanes, or, when all fruit fails, under some sacking left on a coarse cart?
   
   】】
   
   【词汇1】 tourned our coasts
   (1)turn one's coat: 变节(betray one's previous allegiance)。
   背叛某人之前效忠。
   “turn one's coat”直译:改变外套。
   
   【词汇2】from down swords the sea
   (1)From Swords to the sea:从剑到海。
   出自于歌曲:《我们将再次崛起》(We Shall Rise Again)。
   (2)drawn swords:拔剑出鞘。
   
   【词汇3】merged
   (1)merge:融入。
   投入或浸入液体;下沉消失,被吞噬而消失,因融入其他事物而失去个性或身份。
   
   【词汇4】the oldowth guns
   (1)My Old Howth Gun:《我的老霍斯枪》。
   关于霍斯海角(Howth Head)的歌曲。
   
   【词汇5】answer made the bold O' Dwyer
   (1)Then answer made the brave O'Dwyer:于是勇敢的奥德怀尔回答道。
   出自于歌曲《奥德怀尔主教和麦克斯韦尔》(Bishop O'Dwyer and Maxwell)。
   
   【词汇6】Est modest in verbos
   (1)Est modus in rebus:拉丁语:凡事皆有度(A middle course in all things)。
   出自于贺拉斯(Horace):《讽刺诗》(Satires)第一卷第一首第106行。
   (2)est modest in verbos:拉丁语:言语有限(there is limit in words)。
   不知道出自于何处。
   
   【词汇7】prostitute
   (1)prostas: 希腊语:门廊,前厅(porch, vestibule)。
   (2)prostitute:妓女。
   “妓女”( prostitute)这个词源自拉丁语 pro:在……之前(before)和拉丁语 statuere:使站立,放置(to cause to stand, to place)。
   这个解释是解释原文“stands before a door”的。
   
   【词汇8】whoso
   (1)whoso:无论谁(whoever)。
   
   【词汇9】fornix
   (1)fornix: 拉丁语 :拱门,拱顶;妓院(arch, vault; brothel)。
   (2)Phoenix Park:凤凰公园。
   
   【词汇10】a makeussin wall (sinsin! sinsin!)
   (1)By the Magazine Wall, zinzin, zinzin:在杂志墙(军火墙)旁边,枪炮。
   前面说过。
   (2)makeus :芬兰语:甜蜜(sweetness)。
   (3)make us sin:使我们犯罪。
   Sin是原罪的意思。
   
   【词汇11】the curate one who brings strong waters
   (1)curate: 盎格鲁-爱尔兰语:酒馆老板的助手,酒吧招待员( publican's assistant, barman)。
   (2)a man who brings strong waters:带来烈酒的人。
   即上文的“酒吧招待员”。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1914 年 6 月 18 日:对《乔伊斯<都柏林人>的评论》(review of Joyce: Dubliners:):“如果读者不了解都柏林的风俗习惯,阅读难度将会加大;比如,如果他不知道‘一位助理牧师’( a curate)指的是‘带来烈酒的人’( a man who brings strong waters)(德明(Deming):《批评遗产》(The Critical Heritage)第 60 页)”。
   
   【词汇12】 gingin
   (1)gin:杜松子酒。
   
   【词汇13】dinna forget
   (1)don't forget:别忘了。
   那封信里的话。
   (2)dinna: 苏格兰语:不要(do not)。
   
   【词汇14】there is many asleeps between
   (1)There is many a slip between the cup and the lip: 谚语:未竟之事皆难料(nothing is certain until completed)。
   “There is many a slip between the cup and the lip”直译:杯酒到唇,尚有诸多变数。
   
   【词汇15】someathome
   (1)all at home's health:全家健康状况。
   那封信里的话。
   
   【词汇16】moreinausland
   (1)ein und aus: 德语:内外(in and out)。
   (2) Ausland: 德语:外国(foreign country)。
   综合(1)、(2),moreinausland翻译为:以及在国内国外的人。
   
   【词汇17】presence of waiting kates
   (1)present of wedding cake:婚礼蛋糕。
   (2)Kate: 俚语:妓女(prostitute)。
   
   【词汇18】until life's
   (1)unto life's end:直到生命尽头。
   
   【词汇19】milkmike
   (1)the heat turned the milk:热量变成了牛奶。
   (2)milkman:送奶工。
   (3)Mick:米迦勒。
   即天使长米迦勒,在书中与Nick(尼克,即魔鬼撒旦)组成一组二元对立的人物。
   (4) mike:爱尔兰人(Irishman)。
   
   【词汇20】sweet tarts
   (1)sweethearts:甜心们。
   (2)tart:女孩或女人(亲昵地);妓女(girl or woman (endearingly); a prostitute)。
   
   【词汇21】punch hell's hate
   (1)punch:用拳头猛击。
   猛击或向前猛推;尤指用紧握的拳头击打。
   (2)hate: 盎格鲁-爱尔兰语:热量(heat),恨。
   (3)hell-hated:深恶痛绝的。
   “hell-hated”直译:像地狱一样被憎恨或厌恶。
   
   【词汇22】 nicky
   (1)nicky: 捷克语:无,零(nulls, zeros)。
   (2)Nick:尼克。
   即魔鬼撒旦。
   (3)Nicholas:尼古拉斯。
   第九代霍斯男爵尼古拉斯.圣劳伦斯(Nicholas St. Lawrence),可能就是格蕾丝.奥玛丽(Grace O'Malley)所面对的那个人。
   (4)Mickey:爱尔兰人(Irishman)。
   
   【词汇23】Maggy's tea
   (1)Maggy:玛吉。
   (2)teastain:茶渍。
   
   【词汇24】majesty
   (1)Majesty:陛下。
   玛吉/玛奇/陛下(Maggy/Madge/Majesty)都是一起出现的。
   
   【词汇25】boost
   (1)boast:向上推,扶,帮助,鼓励;吹嘘(a push upward, a lift, help, encouragement; boast)。
   
   【词汇26】born gentleman
   (1)born gentleman:天生绅士。
   
   【词汇27】lingo gasped kicksheets
   (1)lingo:行话;术语;隐语。
   轻蔑的称呼:外国语言;指使用这种称呼的人感到陌生或难以理解的语言。
   (2)gasp:喘息。
   张开嘴喘口气。
   (3) grasped:抓住。
   (4)kicksheets:踢床单。
   “lingo gasped kicksheets”指“床上的语言”。即中国人常说的“枕头风”。
   
   【词汇28】basically English
   (1)Basic English: 基础英语。
   用 850 个单词简化而成的英语,旨在成为国际第二语言。
   
   【词汇29】wickerchurchwardens
   (1)churchwarden:教会委员。
   教区或地区教堂的名誉平信徒圣职人员。
   “wickerchurchwardens”翻译为“更邪恶的教堂执事”。
   “wicker”:柳条,如果翻译为“柳条的教堂执事”,不通,只能按wicked(邪恶的)来翻译了。
   
   【词汇30】metaphysicians
   (1)metaphysician:形而上学家。
   即哲学家。
   (2)Metaphysics:形而上学。
   【
   林奇:黄色哲学的言语宗教学。梅克伦堡街[9]的形而上学!
   斯蒂芬:莎士比亚就受尽了悍妇的折磨,苏格拉底也怕老婆。就连那位绝顶聪明的斯塔基莱特人[10]都被一个荡妇套上嚼子和笼头,骑来骑去。
   [9]梅克伦堡街是都柏林红灯区的一条街,现易名为铁路街。
   [10]斯塔基莱特人指亚理斯多德。荡妇指其妾赫皮莉斯,均见第九章注[352]。
   LYNCH Pornosophical philotheology. Metaphysics in Mecklenburg street!
   STEPHEN We have shrewridden Shakespeare and henpecked Socrates. Even the allwisest stagyrite was bitted, bridled and mounted by a light of love.
   -《尤利西斯》
   】
   (3)physicians:医师。
   
   【词汇31】 in the row
   (1)in a row:一个接一个(one after another)。
   (2)road:道路。
   
   【词汇32】advokaatoes advokaatoes
   (1)advokette:提倡(advocate)。
   (2)advokaat: 荷兰语:律师(barrister)。
   (3)advocates:倡导者。
   (4)vocatives:称呼语。
   
   【词汇33】allvoyous
   (1)voyou: 法语:街头小混(guttersnipe)。
   
   【词汇34】demivoyelles
   (1)semi-voyelles:法语:半元音(semivowels)。
   
   【词汇35】languoaths
   (1)langue: 法语:语言;舌头(language; tongue)。
   (2)linguals:舌音。
   
   【词汇36】lesbiels
   (1)labials:唇音。
   
   【词汇37】dentelles
   (1)dentelle: 法语:花边,蕾丝(lace)。
   (2)dentals:齿音。
   
   【词汇38】gutterhowls
   (1)gutturals:喉音。
   
   【词汇39】furtz
   (1)Furz: 德语:放屁声,放屁(a fart,break wind)。
   
   【词汇40】Pythagorean
   (1)Pythagoreans:毕达哥拉斯学派。
   毕达哥拉斯学派试图将数学真理保密。
   
   【词汇41】sesquipedali
   (1)sesquipedalian: 很长的;多音节的( (of words) very long. of many syllables)。
   源自拉丁语 sesquipedalia:一英尺半长(a foot and a half long)。
   
   【词汇42】panepistemion
   (1)panepistêmion: 希腊语:大学,全知(university,all-knowing)。
   (2)epistemology: 认识论。
   关于知识的哲学研究。
   (3)episteme:希腊语:知识(knowledge)。
   (4)pan :全部的,完整的(all, complete)。
   
   【词汇43】apically
   (1)epically:壮丽地;史诗般地。
   (2)apically:向顶地。
   位于或朝向顶点。
   (3)apices(apex 的复数):顶点,元音上的长标记;单个字母的点;字母的形状(l ong mark over a vowel; point of a single letter; shape of a letter)。
   
   【词汇44】Volapucky
   (1)Volapük: 沃拉普克语。
   一种主要基于英语的人工国际语言。
   
   【词汇45】gromwelled
   (1)grom: 俄语:雷声(thunder)。
   (2)Oliver Cromwell:奥利弗.克伦威尔。
   (3)gromwell:紫草属植物。
   
   【词汇46】ichabod
   (1)Ichabod:以迦博。
   意思就是“荣耀何在?”(where is the glory?)。
   【
   4:21她给孩子起名叫以迦博,说,荣耀离开以色列了。这是因神的约柜被掳去,又因她公公和丈夫都死了。
   And she named the child Ichabod, saying, The glory is departed from Israel: because the ark of God was taken, and because of her father in law and her husband.
   4:22她又说,荣耀离开以色列,因为神的约柜被掳去了。
   And she said, The glory is departed from Israel: for the ark of God is taken.
   --《旧约.撒母耳记上(1 Samuel)》
   】
   
   【词汇47】 habakuk
   (1)Habakkuk:《哈巴谷书》。
   《旧约》的一卷书。
   
   【词汇48】uggamyg
   (1)Haggai:《哈该书》。
   《旧约》的一卷书。
   该词没资料,我猜测的。
   
   【词汇49】opanoff
   (1)open off:开启。
   该词没资料,我猜测的。
   
   【词汇50】hapaxle gomenon
   (1)hapax legomenon: 仅在一处有记载的词(a word of which only one use is recorded )。
   字面意思为“仅说一次”(once said)。
   [一件事] 曾经说过,只说过一次;独特的词语示例(O Hehir, Brendan;Dillon, John M. / 《<芬尼根守灵夜>经典词典》(A classical lexicon for Finnegans wake))。
   
   【词汇51】ppppfff
   (1)put off:推迟。
   该词没有资料,我猜测的。和前面“opanoff:开启”类似,而且在模仿口吃。
   
   【词汇52】stiles
   (1)stile:阶梯、屏障。
   台阶、横档或类似物的组合,用于允许一个人一次通过或穿过栅栏,同时形成一道屏障,阻止牛羊通行。
   
   【词汇53】behind slated dwellinghouses
   (1)slated:石板瓦的。
   覆盖着石板(一种薄的、通常为矩形的某些种类的石头,尤其用于覆盖建筑物的屋顶)。
   (2)dwelling house:住宅。
   用于居住的房屋,与商业、仓库、办公室等场所不同。
   “behind slated dwellinghouses”翻译:在石板瓦的住宅后面。
   这里在描写一对偷偷摸摸的情侣(furtive couples)。
   
   【词汇54】blind lanes
   (1)blind lanes:盲道。
   指黑暗的路,不通的盲巷等。
   
   【词汇55】when all fruit fails
   (1)when all fruit fails:当所有水果都落空时。
   谚语:当所有水果都落空时,欢迎山楂果(When all fruit fails welcome haws)。
   
   【词汇56】sacking
   (1)sacking:粗麻布。
   
   【词汇57】coarse cart
   (1)horsecart:马车。
   (2)coarse:粗俗的, 普通的、平凡的、下流的。
   
   
   【整节译文】
   【【
   我们变节为优美的同性恋(|快乐的)曲调。
   We tourned our coasts to the good gay tunes.
   
   当拔剑出鞘(|从剑到海),大海融入《我的老霍斯枪》,于是勇敢的奥德怀尔回答道。
   When from down swords the sea merged the oldowth guns and answer made the bold O’ Dwyer.
   
   但。凡事皆有度(|言语有限)。
   But. Est modest in verbos.
   
   让妓女(|门廊,前厅)站在门前眨眼,或将她自己停在杂志墙(军火墙),枪炮(|甜蜜|使我们犯罪)的妓院(|凤凰公园)旁边,
   Let a prostitute be whoso stands before a door and winks or parks herself in the fornix near a makeussin wall (sinsin! sinsin!)
   
   以及带来烈酒的人(|酒馆老板的助手,酒吧招待员)(杜松子酒!杜松子酒!),
   and the curate one who brings strong waters (gingin! gingin!),
   
   但同样,别忘了,未竟之事皆难料,
   but also, and dinna forget, that there is many asleeps between
   
   首先是全家健康状况,最后是,以及在国内国外的人,
   someathome’s first and moreinausland’s last
   
   直到生命尽头的美丽的婚礼蛋糕(|妓女) (!),将足够多让热量变成牛奶(|送奶工|米迦勒|爱尔兰人),
   and that the beautiful presence of waiting kates will until life’s (!) be more than enough to make any milkmike
   
   在甜心们(|女孩或女人;妓女)的语言中,把地狱的仇恨(|深恶痛绝的|热量)打(|用拳头猛击)进他的双胞胎尼克(|无,零|尼古拉斯|爱尔兰人)和玛吉(|茶渍)的茶里,
   in the language of sweet tarts punch hell’s hate into his twin nicky and that Maggy’s tea,
   
   或者你的陛下,如果被一位天生绅士当作吹嘘(|向上推,扶,帮助,鼓励)的话(?)。
   or your majesty, if heard as a boost from a born gentleman is (?).
   
   因为,如果那些踢床单的行话(|术语;隐语)喘息(|抓住)着,
   For if the lingo gasped between kicksheets,
   
   尽管基础英语,要从那些教会委员和形而上学家(|形而上学|医师),一个接一个(|道路)的倡导者(|提倡|律师|称呼语)的嘴里宣讲,
   however basically English, were to be preached from the mouths of wickerchurchwardens and metaphysicians in the row and advokaatoes,
   
   街头小混,半元音,舌音(|语言;舌头),唇音,齿音(|花边,蕾丝),喉音和放屁声(|放屁),
   allvoyous, demivoyelles, languoaths, lesbiels, dentelles, gutterhowls and furtz,
   
   他们的实践会在哪里?人类本身会在哪里成为毕达哥拉斯学派一英尺半长(|很长的;多音节的)的认识论(|大学,全知|知识|全部的,完整的),
   where would their practice be or where the human race itself were the Pythagorean sesquipedalia of the panepistemion,
   
   无论多么史诗般的(|壮丽地|向顶地|顶点,元音上的长标记;单个字母的点;字母的形状)沃拉普克语,咕哝着、雷鸣着(|奥利弗.克伦威尔|紫草属植物),
   however apically Volapucky, grunted and gromwelled,
   
   以迦博,《哈巴谷书》,开启,《哈该书》,仅在一处有记载的词,推迟,在乡间的阶梯(|屏障)上,
   ichabod, habakuk, opanoff, uggamyg, hapaxle, gomenon, ppppfff,over country stiles,
   
   在石板瓦砌成的住宅后面,在盲道里,或者,当所有水果都落空时,
   behind slated dwellinghouses, down blind lanes, or, when all fruit fails,
   
   在马车上留下的粗麻布下面?
   under some sacking left on a coarse cart?
   
   
   】】
   
   【整节解释】
   
   上节从嫖妓的伤害和温柔说到老家伙的衰退、野心家、政治等一系列主题。
   本节说一些中庸之道的格言,似乎是回应前面说的政治暴力和革命,在这里老乔仿佛一个人导。
   
   【我们变节为优美的同性恋(|快乐的)曲调。】:这句是接着上节的主题来的,因为上节主要说政治、革命、共产主义等。这里说前面那个老嫖客因为性功能衰退,只能用“优美的同性恋”的性行为来满足了,就像布卢姆因为阳痿,结果只能舔摩莉的股沟一样。
   因为只有涉及到敌我关系才有“变节”,就像施米特对政治的定义那样:
   【
   所有政治活动和政治动机所能归结成的具体政治性划分便是朋友与敌人。这就提出了一个合乎规范的定义,它既非一个包揽无遗的定义,也非一个描述实质内容的定义。既然朋友与敌人的对立面不是从其他任何标准中推演出来的,所以这一对立面便符合其他几类对立面中那种相对独立的标准:比如道德领域的善与恶,审美领域的美与丑,等等。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它都具有独立性,此处的独立性并非指一个截然不同的新领域,而是指它既无法建立在其他任何一个对立面或不同对立面的组合之上,也无法诉诸其他对立面。
   --《政治的概念-(德)卡尔.施米特著刘宗坤等译》
   】
   在这里,老施米特完全避免了说废话,直击政治这个概念的本质和核心,他的定义的“独立性”的意思就是如此。说到这里我要自吹自擂一下,我这个帖子里面的那些原理也具有完全的独立性,如“马克龙证伪原理”,不是从任何原理,尤其不是从任何大道理推导出来的,但它直击人心,而且可以广泛应用。比如说前面说到的川普马斯克对建制派造的一大堆谣反而证明了建制派没有大问题,光靠老拜登的伟大表现不能完全证明建制派没有大问题,即使老拜登是圣人也不行,还得经得起质疑,即反对派的质疑,前者叫证实,是很难做到的,后者叫证伪,只有二者都证明了建制派没有大问题,结论才算圆满。这其实又是标准的黑格尔三段论了,但它绝不是从黑格尔推导出来的。
   如何证明川普马斯克对建制派的指控是谣言?很简单,到今天为止,没有任何一个被指控的建制派人物被起诉,更不用说被定罪了。
   从前我还怀疑所谓的“拜登曲线”有问题,现在我再也不相信这些愚蠢至极的谣言了—美国法律规定了不能用邮寄选票了吗?华人最喜欢造这些谣了,和川普马斯克一模一样。
   感谢川普马斯克的八辈祖宗!
   哪里有轮子,哪里就有谎言!
   驱逐轮子,刻不容缓!
   
   【当拔剑出鞘(|从剑到海),大海融入《我的老霍斯枪》,于是勇敢的奥德怀尔回答道。】:这里表面上是说战斗,其实是说性交那些事儿,老二进入阴道的那个时刻,男人是“勇敢的奥德怀尔”。“老霍斯枪”说的是霍斯海角(Howth Head)。
   前面说老家伙的衰退,以至于搞起了同性恋的那些行为,这里又说“勇敢的”性行为,是为了引出下面这句格言:
   【但。凡事皆有度(|言语有限)。】:不行就不行,不要硬逞英雄,伤肝又伤肺。这是古罗马人的典型中庸之道格言,这句话就出自于贺拉斯(Horace)《讽刺诗》(Satires)第一卷第一首第106行。这样的格言还有很多。等我读完《贺拉斯诗选-拉中对照详注本-(古罗马)贺拉斯著李永毅译注》再一并贡献出全部书摘。
   八十年代中国年轻人都模仿高仓健,全中国大概只有我觉得这特搞笑,把大衣领子竖起来你就高仓健了吗?不是那种性格模仿也没用,男子汉只有一个形象吗?只有虚弱的人才要硬装强悍。所以我一直反感励志学,成功学,一个民族如果要靠这些鸡血寻找希望和勇气,是不可能站立起来的(“一屋不扫”就想“扫天下”(《世说新语》),可能吗?),因为励志是年轻人的事情,年轻人没事自我激励一下倒是可以,成熟以后你还靠这些就大有问题了。
   要靠什么?
   答:工作。
   就像伏尔泰的结论:“种咱们的园地要紧”(《伏尔泰小说选-傅雷译》)。
   
   【让妓女(|门廊,前厅)站在门前眨眼,】:“妓女(|门廊,前厅)站在门前眨眼”就是她们的工作,因为“妓女”( prostitute)这个词源自拉丁语 pro:在……之前(before)和拉丁语 statuere:使站立,放置(to cause to stand, to place)。
   【或将她自己停在杂志墙(军火墙),枪炮(|甜蜜|使我们犯罪)的妓院(|凤凰公园)旁边,】:“在杂志墙(军火墙)旁边,枪炮”这个词组经常出现,“杂志墙”在凤凰公园旁边,“杂志墙”也翻译为“军火墙”:指位于都柏林凤凰公园内圣托马斯山上的军火要塞(Magazine Fort),1735年修建,因贮藏军火而得名。
   说到这个词组就有堕落的意味,因为在这里是个红灯区。“军火”和卖淫结合在一起,讽刺意味特别浓厚。也意味着性交就是战争的模拟。
   
   【以及带来烈酒的人(|酒馆老板的助手,酒吧招待员)(杜松子酒!杜松子酒!),】:“带来烈酒的人”指“酒吧招待员”,色情和酒是一家,中国人所谓的 “酒色”就是这个意思。
   
   【但同样,别忘了,未竟之事皆难料,】:这是又一句格言,前面的格言“凡事皆有度”是典型的罗马格言,因为罗马人和中国人的观念差不多,都是唯利是图,为了成功几乎不择手段,但希腊人就不同了,他们也重商业,但他们更重力量、沉浸、酒神的迷狂(尼采所说的酒神的精神),即前面说到的“俄耳甫斯教”( 罗素《西方哲学史》),在希腊人的嘴里我很少听到“凡事皆有度”类似的格言,他们恨不得凡事更疯狂!罗马人太务实了,根本没有这种疯劲,更没有疯狂和献身的勇气,所以他们的信仰和文艺是很肤浅的。看《埃涅阿斯纪》,狄多的自焚都比罗马帝国的全部历史都壮烈,伟大得多!
   “未竟之事皆难料”和希腊精神更相似(但罗马人也说过类似的话),即希腊人的命运概念,连诸神都难逃命运,更何况凡人。
   
   【首先是全家健康状况,最后是,以及在国内国外的人,】:在上面那两句格言的引导下,这里回到了信的问候语,即实际生活中。先问候“全家健康”,最后问候海内外的朋友。意思是:世事难料,还是我们的生活要紧,就如伏尔泰的名言:“种咱们的园地要紧”。
   【直到生命尽头的美丽的婚礼蛋糕(|妓女) (!),将足够多让热量变成牛奶(|送奶工|米迦勒|爱尔兰人),】:送来了“婚礼蛋糕”,这蛋糕将会“让热量变成牛奶”,即吃过的人会将蛋糕的热量储存起来,慢慢变成他们身上的物质。
   
   【在甜心们(|女孩或女人;妓女)的语言中,把地狱的仇恨(|深恶痛绝的|热量)打(|用拳头猛击)进他的双胞胎尼克(|无,零|尼古拉斯|爱尔兰人)和玛吉(|茶渍)的茶里,】:这里继续发挥上句的蛋糕营养过程,人在吸收食物的营养后会有精神,有的能量变成人的语言说出来(“甜心们(|女孩或女人;妓女)的语言”)。“他的双胞胎尼克”指仇恨的孪生兄弟撒旦。“玛吉(|茶渍)的茶里”指“茶渍”,喝茶者留下了他嘴唇上的东西。
   “地狱的仇恨(|深恶痛绝的|热量)”实际上说的是“热量”形成的力量,“仇恨”就是力量的一种,但据狄更斯说:“爱比恨永远要强大得多”:
   【
   “就算你那眼睛骨碌碌转得像辘轳,”普洛丝小姐回答,“我可是张四根柱子的英国床,任你眼睛怎么转,也别想动我一分一毫。不行,你这个恶毒的女老外,我今儿跟你泡上了。”
   “我才懒得听你那瞎胡闹的外国话呢,”普洛丝小姐说,“不过为了知道你是否猜到了真象(或许只猜到一部分),我倒愿意把我的一切都送给人——除了这一身衣服之外。”
   “我可是个不列颠人,”普洛丝小姐说。“今天我豁出去了,我愿拿这条不值两便士的命拼了。我知道我把你缠在这里的时间越长,我那小鸟儿就越有希望。你要是敢碰我一指头,我就把你那黑头发拔个精光,一根不剩!”
   可是她的勇气却带着感情冲动的性质,她的眼里已不禁噙满了泪珠。对她这种形式的勇气表现,德伐日太太却误会了,以为是软弱。
   “我从小就在街面上跑,什么东西也没拦住过我。我能把你撕得粉碎,我现在得把你从门口轰走,”德伐日太太说。
   “我们这院子孤零零的,高楼顶上又只有我们两个,看样子不会有人听见。我祈祷上帝给我力量把你缠住,你在这儿的每一分钟对我那宝贝儿都值十万金币呢!”普洛丝小姐说。
   德伐日太太往屋里便闯,普洛丝小姐一时性起,伸出双臂把她紧紧拦腰抱住。德伐日太太又是挣扎,又是殴打,但都无济于事。普洛丝小姐满怀挚爱,有坚韧的活力,把她抱得很紧——爱比恨永远要强大得多——在挣扎中她甚至把她抱离了地面。德伐日太太用两只手打她,抓她的脸,可是普洛丝小姐只顾低了头搂住她的腰,比怕淹死的女人搂得还紧。
   --《双城记》
   】
   “我那小鸟儿”指路茜,普洛丝小姐拼死保护的女主人。
   我承认,我读到这里的时候止不住的老泪纵横。
   
   【或者你的陛下,如果被一位天生绅士当作吹嘘(|向上推,扶,帮助,鼓励)的话(?)。】:从这句开始,大概是说豪言壮语(“吹嘘”)的煽动力量,在这些话赶话的小儿比嗓门的情景中,人不可能有理智(即后文的发问“人类本身会在哪里成为毕达哥拉斯学派一英尺半长(|很长的;多音节的)的认识论”?)。这也是乌合之众其所以疯狂无度的原因之一:众人比的就是谁更极端,仿佛谁更暴力就更英雄似的。
   其实上句就已经是在说这个主题了:仇恨打进“尼克和玛吉(|茶渍)的茶里”,一切就是比谁更仇恨了。纳粹时代就是如此,正如戈培尔的名言:“多么愚蠢的时刻!”
   
   【因为,如果那些踢床单的行话(|术语;隐语)喘息(|抓住)着,】:“踢床单的行话”指女人的“枕头风”,这是很厉害的,几乎可以左右一个国王的判断。
   “枕头风”类似于煽动者的话,因为这些话假装站在被煽动者的立场上,假设有某些阴谋家在谋害他,就像傻B轮子传播的那些阴谋论的谎言一样,美国被“深层政府控制着,再不出手美国就完了”,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深层政府”,但一个傻狗日的川普会深信不疑,而且更要命的是,川普自己正需要这些谎言,为了救他自己的狗命,他深知他早已恶贯满盈,终究逃脱不了被审判的命运。
   要救你自己本来有一条阳关大道,即灭俄,灭了俄你就真的是英雄了(灭了俄连罗斯福都没你伟大,否则你就是臭狗屎),你的那些烂事人们也就忘了。但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偏要来,你又听信那些华人(舔狗路德、傻B轮子、余茂春、章家敦等等)“联俄灭共”,结果是美国成了中俄的龟孙子,美国空前大衰败。对俄罗斯你是自愿当孙子,本来你可以轻轻松松当他大爷【但我怀疑你有重大把柄握在普京手上,我猜想,爱泼斯坦案的背后就是俄罗斯(因为那几个关键人物的死只有俄罗斯有这能力,你川普办不到),你川普就是操盘手(你的专业房地产就是皮条生意),你老婆就是拉皮条的老鸨,为了掩盖这些,整个地球毁灭你都在所不惜,只可惜这纯粹是痴心妄想,你越挣扎死得越惨】;对中国你是不得不当乖儿子,因为稀土(现在又加上大豆)要了你的老命。 呵呵,闫博士的每日愚人节又说:中国的大豆战略已破产,不知道其意淫水平又提高到哪一个层次。女人要蠢起来,宇宙无敌,即使学历再高。人们总是把自己的愿望当事实(就像那些几十年如一日的傻B听床奴一样),仿佛声音一大,连宇宙都要随你改变似的。是的,中国的所有战略都要破产,但不是现在。
   听华人的,害不死你!
   恕我愚钝,我实在是看不出美国灭俄对美国有哪怕一丁点害处?要你出钱吗?你卖军火大赚,要你出人吗?根本不需要…。而好处多得说不完:灭俄后欧洲完全解放出来了,接下来文明世界想灭谁就灭谁,灭不了俄你谁也别想灭;而且美国真的就成了唯一的霸主和盟主了…而且根本用不着太操心,在老拜登的基础上稍微加点码就行了。一头猪当了美国总统都能轻易做到的事,可就是你这个空前绝后的蠢货做不到。这也给全世界的文明人提了个醒:选择一个恶贯满盈的罪犯当总统,会付出多么惨重的代价!
   这道理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我相信我老家那些可敬的文盲农民伯伯都一清二楚。为什么人越复杂越愚蠢?这个问题永远是人类的难题之一。
   不过最近川普好像懂点事了,战斧导弹据说已经到了乌克兰,我还是那句话,谨慎地乐观,如果你往好的方向继续发展下去,比如说让盟军的F-35、B2租借给乌克兰给俄罗斯彻底去核(这也是为了普京好,别动不动拿核武器吓人,最后结果却是找死),你就是当众吃普京拉的屎我都没意见。
   真够苦口婆心的,就差揪着你的驴耳朵死命地抽你了。他妈的,我又不是你爹。
   
   【尽管基础英语,要从那些教会委员和形而上学家(|形而上学|医师),一个接一个(|道路)的倡导者(|提倡|律师|称呼语)的嘴里宣讲,】:“教会委员和形而上学家”代表理智,他们讲话用的语言是“基础英语”。虽然如此,都不能减弱人类的非理性,让他们变成有理智的人,后文就是如此提问的。
   
   【街头小混,半元音,舌音(|语言;舌头),唇音,齿音(|花边,蕾丝),喉音和放屁声(|放屁),】:这里都是特殊的个人发音特点,这些个人就是上句说的“教会委员和形而上学家”。
   
   【他们的实践会在哪里?人类本身会在哪里成为毕达哥拉斯学派一英尺半长(|很长的;多音节的)的认识论(|大学,全知|知识|全部的,完整的),】:这个长句子在这里告一段落,前面其所以提到说话者用的语言,就是要在这里得出结论:什么语言都是形式,产生不了期望的理智。“认识论”、形而上学看起来理智得很,但仔细一看,只不过是人类逻辑化了的傲慢与偏见而已(当然,逻辑化比一团乱麻还是要好)。还是那句话:人类的理智剩下的东西已经不多了,唯一看起来像“理智”的东西就是经济,即老犹太的私有制&资本主义。
   人类一代接一代地愚蠢下去,直到地老天荒。有媒体问,哈马斯签了和平协议,巴勒斯坦人还会不会犯贱?我的答案,拿米兰.昆德拉的耸人听闻的词汇来说就是:
   会的。
   否则就不是巴勒斯坦了。
   
   【无论多么史诗般的(|壮丽地|向顶地|顶点,元音上的长标记;单个字母的点;字母的形状)沃拉普克语,咕哝着、雷鸣着(|奥利弗.克伦威尔|紫草属植物),】:从这里开始直到最后这一段还是延续上面的主题,到处传播的语言流改变不了什么。“史诗般的”即“向顶地”,向最高点冲击的韵律,适合于古典英雄时代的叙事风格。
   
   【以迦博,《哈巴谷书》,开启,《哈该书》,仅在一处有记载的词,推迟,在乡间的阶梯(|屏障)上,】:上面说到“史诗般的”,这里立即举出了《圣经》的例子,“以迦博,《哈巴谷书》,《哈该书》”都是《旧约》的篇章。“以迦博”的意思是“荣耀离开以色列了”,指“这是因神的约柜被掳去,又因她公公和丈夫都死了”,即家庭和民族的灾难。这些书“开启”,然后“推迟”,因为人的环境太复杂了,而人是只顾眼前的东西。
   “推迟”的原因之一是“在乡间的阶梯(|屏障)上”,穷乡僻壤人们接受不了真理,真理抵不过一块面包。
   
   【在石板瓦砌成的住宅后面,在盲道里,或者,当所有水果都落空时,在马车上留下的粗麻布下面?】:这里又列举了其他几个“推迟”的原因。共同点都是因为时空的闭塞。
   
   
   
   【读书札记】
   
   2025.10.8.
   读完《外国著名作家的必读短篇小说集套装8本: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茨威格短篇小说集-(奥)茨威格著央金译》,12.1万字。
   书摘:
   
   【
   “我不知道。也许因为如今的世界,疯狂比理性更强大。也许因为我不是英雄,所以,我不敢逃走……总之,我没法解释这事,这是一种说不清的压力,我没有能力砸烂这勒死了两千万人的锁链。我做不到!”
   “我真的不想去,但是他们逼着我去。他们强悍,而我软弱。几千年来的战争锻炼了他们的意志,他们组织严密,阴险狡诈,他们早有准备,如同晴天霹雳一般,向我们袭来。他们拥有的是强大的意志,而我却只有神经,这是一场根本没有胜算的斗争。一具血肉之躯是没法对付一台机器的。如果他们是人,我们还可以抵抗。可这是一部机器,一部杀人的机器,一部没有灵魂的工具,它没心脏,也不能指望它有理性,我们根本没有能力反抗它。”
   “抵抗!如何抵抗?他们比所有的人都强大,他们是全世界最强大的。”“你说错了!只有在大家都愿意跟随他们的时候,他们才强大。人总是比概念强大的,但前提是他必须保持他的人格,有他自己的意志。他必须知道他是个人,想永远做人。否则,他们现在用来迷惑人的那些话,祖国啦、责任啦、雄伟功绩啦,全都会变成空话,散发着血腥味,散发着温热的活生生的人血的血腥味。你老实告诉我,你的祖国和你的生命一样重要吗?一个换了君主的省份,难道说就和你用来作画的右手一样亲近吗?我们用我们的思想和我们的鲜血在我们心里树立一种无形的正义,你除了相信这种正义之外,还有别的信仰吗?不,我知道,你不信!所以如果你要去,你就是在对自己撒谎……”
   
   
   】
   
   
   
   【精彩时事简评】
   
   【原理通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2#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4 19:12 | 只看该作者
 2025.10.14.
   
   1.5.19.第1书第5章第19自然段翻译与解读
   【【
   芬尼根守灵夜英文著作及资料pdf(E:\01-电子书全部\2.外国文学\芬尼根守灵夜英文著作及资料.pdf) P4754
   
   
   国内网站主贴:http://sglpw.cn/thread-913786-1-1.html
   最新:第1书第5-6章: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 ... Hh3xoM/edit?tab=t.0
   第1书第3-4章: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 ... ?tab=t.jy009mc3f8u2
   第1书第1-2章: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 ... P05cxc/edit?tab=t.0
   
   So hath been, love: tis tis: and will be: till wears and tears and ages.Thief us the night, steal we the air, shawl thiner liefest, mine! Here,Ohere, insult the fair! Traitor, bad hearer, brave! The lightning look, the birding cry, awe from the grave, everflowing on the times.Feueragusaria iordenwater; now godsun shine on menday's daughter; a good clap, a fore marriage, a bad wake, tell hell's well; such is manowife's lot of lose and win again, like he's gruen quhiskers on who's chin again, she plucketed them out but they grown in again. So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bout it? O dear!
   】】
   
   【词汇1】love: tis tis: and will be:
   (1)love was, is, and will be:爱过去、现在和将来是。
   主题:时态。
   (2)testis:睾丸。
   
   【词汇2】wears and tears and ages
   (1)wear and tear: 习语:损耗。
   由于日常使用而随时间推移而变质。
   (2)tare and ages!:基督的.
   轻度脏话。“眼泪和疟疾”(tears and agues)或类似词语的委婉说法
   “tare and ages”直译:毒麦(皮重)和岁月。
   实在看不出为什么是脏话。
   
   【词汇3】Thief us the night
   (1)like a thief in the night:习语:像夜贼一样。
   
   【词汇4】steal we the air
   (1)Still wie die Nacht:德语:静如夜般安宁(Still as the night)。
   出自于卡尔.伯姆(Carl Böhm)的歌曲《静谧如夜,静谧如海,你的爱应如夜般静谧,如海般深邃!》(Still wie die Nacht, tief wie das Meer, soll deine Liebe sein!)(Still as the night, deep as the sea, should thy love be!):
   约翰.麦科马克(John McCormack)节目的一部分。
   (2)steal we the air:我们偷走空气。
   
   【词汇5】 shawl
   (1)shawl:围巾,用披巾包裹。
   用披肩遮盖,给(人)披上披肩。
   
   【词汇6】liefest
   (1)liefest: 古语:最亲爱的(dearest, most beloved)。
   
   【词汇7】Here, Ohere, insult the fair!
   (1)Here:这里。
   (2)hear:听。
   (3)Chaire, ô chaire Eleutheria: 现代希腊语:万岁,啊万岁,自由!(Hail, O hail, Freedom!)。
   希腊国歌最后一句。纳粹语“嗨,希特勒”就是“Hail”这个字。布伦希尔德苏醒时的唱出的第一个单词也是“Hail”。
   (4)Iseult of the Fair Hair: 金发伊索尔德。
   前面说过,这个伊索尔德是马克国王的妻子,特里斯坦的情人。玉手伊索尔德是另一个,是特里斯坦的妻子。
   
   【词汇8】Traitor,bad hearer, brave!
   (1)Tristan:特里斯坦。
   (2)the brave and the fair: 习语:勇士与丽人。
   常见的英雄男女。通常可追溯到德莱顿(Dryden):《亚历山大盛宴》(Alexander's Feast):“唯有勇敢者才配得上美貌”:
   【
   西茜.卡弗里: 他们快要打起来了。为了我!
   坎蒂.凯特: 勇士与丽人[932]呗。
   患淋病的女仆: 我认为那位黑衣骑士的马上枪法是首屈一指的。
   坎蒂.凯特: (脸上涨得通红)不,太太。我支持的是穿红色紧身上衣的那位快活的圣乔治![ 933]
   斯蒂芬:妓女走街串巷到处高呼,
   为老爱尔兰织起裹尸布。[934]
   
   [932]“勇士与丽人”出自英国诗人约翰.德莱顿(1631—1700)的颂诗《亚历山大的宴会——又名音乐的力量》(1697)中的“惟有勇士能配丽人”之句。
   [933]“红……衣”,参看本章注[924]。圣乔治为英国的主保圣人。
   [934]作者在这里把布莱克的《清白的征兆》(见第二章注[73]及有关正文)中的“英格兰”改为“爱尔兰”。
   
   CISSY CAFFREY They're going to fight. For me!
   CUNTY KATE The brave and the fair.
   BIDDY THE CLAP Methinks yon sable knight will joust it with the best.
   CUNTY KATE (Blushing deeply.) Nay, Madam. The gules doublet and merry Saint George for me!
   STEPHEN The harlot's cry from street to street Shall weave old Ireland's windingsheet.
   --《尤利西斯》
   】
   (3)hearer:聆听者,倾听者;法官;门徒(one who hears, listener; a judge; a disciple)。
   
   【词汇9】The lightning look, the birding cry, awe from the grave, everflowing
   (1)The lightning look, the birding cry, awe from the grave, everflowing on the times:闪电般的目光,鸟鸣般的叫声,来自坟墓的敬畏,永远流动的时间。
   这是维科的四循环:雷鸣、预兆、葬礼、回顾(thunder, auspices, burial, ricorso)。
   或宗教、婚姻、葬礼和复兴(religion, marriage, burial, and renewal),参见《<守灵>读者指南》)。
   
   【词汇10】Feueragusaria iordenwater
   (1)fire, air, earth, water:火、气、土、水。
   希腊人的四大元素。
   (2) Feuer: 德语 :火(fire)。
   (3)agus: 爱尔兰语:和(and)。
   (4)aria: 意大利语:空气(air)。
   (5)jorden: 丹麦语:土、大地(the earth)。
   (6)jordan: 方言 :夜壶(chamber pot)。
   (7)or:或者。
   (8)water:水。
   
   【词汇11】godsun shine on menday's daughter
   (1)the sons of God saw the daughters of men:神的儿子们看见人的女子。
   出自于《旧约.创世记(Genesis)》,意思是:神的儿子们和人的女子交合生子,那就是上古英武有名的人。即古典时代的英雄们,希腊神话中这种事很多。
   【
   6:2神的儿子们看见人的女子美貌,就随意挑选,娶来为妻。
   That the sons of God saw the daughters of men that they were fair; and they took them wives of all which they chose.
   6:3耶和华说,人既属乎血气,我的灵就不永远住在他里面。然而他的日子还可到一百二十年。
   And the LORD said, My spirit shall not always strive with man, for that he also is flesh: yet his days shall be an hundred and twenty years.
   6:4那时候有伟人在地上,后来神的儿子们和人的女子们交合生子,那就是上古英武有名的人。
   There were giants in the earth in those days; and also after that, when the sons of God came in unto the daughters of men, and they bare children to them, the same became mighty men which were of old, men of renown.
   
   】
   这里还是维科四循环主题:雷霆、婚姻、死亡、复兴(thunder, marriage, death, ricorso)。
   (2)manday:劳动日。
   一个人在一个正常工作日的劳动量。
   
   【词汇12】clap
   (1)clap:拍手,雷霆。
   (2)chap:男人,家伙。
   
   【词汇13】a fore
   (1)before:以前。
   (2)fair:公平的,金色的。
   
   【词汇14】 manowife's lot
   (1)Lot and his wife:罗得和他的妻子。
   《旧约》中的人物,父女乱伦的代表:
   【
   19:36这样,罗得的两个女儿都从她父亲怀了孕。
   Thus were both the daughters of Lot with child by their father.
   19:37大女儿生了儿子,给他起名叫摩押,就是现今摩押人的始祖。
   And the first born bare a son, and called his name Moab: the same is the father of the Moabites unto this day.
   19:38小女儿也生了儿子,给他起名叫便亚米,就是现今亚扪人的始祖。
   And the younger, she also bare a son, and called his name Benammi: the same is the father of the children of Ammon unto this day.
   --《旧约.创世记(Genesis)》
   】
   (2)man-o'-war: 战舰(armed ship)。
   即武装船只。
   (3)lot:命运,一群。
   命运或天意赋予一个人的东西,尤其是……人的命运。
   
   【词汇15】gruen quhiskers
   (1)whiskers:胡须。
   成年男子脸上的毛发;以前通常指上唇的胡须,现在称为小胡子,有时也指(或包括)下巴的胡须;现在通常仅限于脸颊或脸侧的胡须。
   歌曲《迈克尔.芬尼根》(或翻译为“米迦勒.芬尼根”,Michael Finnegan):有一位名叫迈克尔.芬尼根的老人,
   他的下巴上又长出了胡须,
   风又吹了起来,
   可怜的老迈克尔.芬尼根。
   全歌如下:
   【
   
   Michael Finnegan
   
   There was an old man
   Named Michael Finnegan
   He had whiskers
   On his chin-ne-gan
   The wind blew them off
   And blew them on again
   Poor old Michael Finnegan, Begin Again
   
   There was an old man
   Named Michael Finnegan
   He went fishing
   With a pinnegan
   Sat all day
   Reeled it in again
   Poor old Michael Finnegan, Begin Again
   
   There was an old man
   Named Michael Finnegan
   He looked up and saw those twins again
   He turned ’round
   And there they were again
   Poor old Michael Finnegan, Begin Again
   
   There was an old man
   Named Michael Finnegan
   Ate his dinner
   From a tin again
   Was so good
   He ate some more again
   Poor old Michael Finnegan, Begin Again
   
   There was an old man
   Named Michael Finnegan
   He grew fat
   Wanted to be thin again
   Went on a diet
   And got thin again
   Poor old Michael Finnegan, Begin Again
   
   There was an old man
   Named Michael Finnegan
   He was so clumsy
   Banged his shin again
   He shouted loud
   Oh what a din again!
   Poor old Michael Finnegan, Begin Again
   
   There was an old man
   Named Michael Finnegan
   Heard this song
   And began to sing again
   Hurt my ears
   So don’t begin again
   And that’s the end of
   Michael Finnegan!
   And that’s the end of
   Michael Finnegan!
   
   】
   (2)grün: 德语:绿色的(green)。
   
   【词汇16】 O dear!
   (1)O dear!(Adear):哦,天哪!,哦,亲爱的!
   
   
   
   【整节译文】
   【【
   所以爱也是如此:过去(|睾丸)、现在和将来亦如此:直至损耗殆尽,岁月沧桑(|基督的)。
   So hath been, love: tis tis: and will be: till wears and tears and ages.
   
   我们像夜贼一样,我们偷走空气(|静如夜般安宁),轻薄的披巾包裹住最亲爱的,我的!
   Thief us the night, steal we the air, shawl thiner liefest, mine!
   
   这里,啊这里(|听),金发伊索尔德(|侮辱美人|万岁,啊万岁,自由)!特里斯坦(|叛徒),勇士与丽人(|糟糕的倾听者|聆听者,倾听者;法官;门徒)!
   Here,Ohere, insult the fair! Traitor, bad hearer, brave!
   
   闪电般的目光,鸟鸣般的叫声,来自坟墓的敬畏,永远流动的时间,
   The lightning look, the birding cry, awe from the grave, everflowing on the times.
   
   火和空气,土(|大地|夜壶|或者)、水;现在神的儿子们看见人(|劳动日)的女子,热烈的拍手(|雷霆|男人,家伙)。
   Feueragusaria iordenwater; now godsun shine on menday's daughter; a good clap,
   
   结婚以前(|公平的,金色的),糟糕地醒来,告诉说地狱很舒适;
   a fore marriage, a bad wake, tell hell's well;
   
   这就是失而复得的罗得(|命运,一群)和他的妻子(|战舰),
   such is manowife's lot of lose and win again,
   
   就像他又在下巴上长了绿色的胡须一样。
   like he's gruen quhiskers on who's chin again,
   
   她把它们拔掉了,可它们又长出来了。
   she plucketed them out but they grown in again.
   
   那你要怎么办呢?哦,天哪(|哦,亲爱的!)!
   So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bout it? O dear!
   
   
   
   】】
   
   【整节解释】
   
   据《自由之书-<芬尼根的守灵>形式研究-戴从容》,第1书第5章第19自然段记录的是:
   【
   116.1.爱在过去、现在、将来永远存在。不断复活。你将怎么办?
   】
   “守灵资料网站”剧情简介:维科循环——一次又一次。
   
   上一自然段从那封信的污点说起,说最浅显的表象中都存在着深刻的心理内涵及社会动机。
   本自然段说爱,这是基督教最重要的主题,也是英法原创的西方价值观部分的最关键的部分。
   【所以爱也是如此:过去(|睾丸)、现在和将来亦如此:直至损耗殆尽,岁月沧桑(|基督的)。】:“爱也是如此”的意思是:爱的发展也是符合维科四循环的规律的:即有其生、老、病、死、复活的循环规律的。
   但基督教的爱的概念不是循环往复的,而是绝对的,即前面说的要爱敌人,连敌人都爱,更不用说是朋友了。绝对的意思还表明:爱是无条件的,即使你忘恩负义,我也不会改变,因为我完全不期望得到好的回报,期望得到回报的爱完全是交易了,根本就不是基督教绝对的爱了。尼采的“超人”奉献的原则也是这样,参见《查拉图斯特拉如此说》。这种人太多了,中国人全是如此。比如说易中天,他为弱势群体说了话,结果得到了恶报,这时候开始发牢骚了,我想这时候老易已经是恨得咬牙切齿了,和所有中国人一模一样。 那些启蒙家遇到的问题完全一样:大众一旦不如他的意他就恨得牙痒痒了,恨不得发核弹把他们全灭,这种人比愚昧者更可怕。大众要全是圣人,还要你干吗?中国民不民主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要想民主,先得让这类野心家、政棍、煽动家全失业。
   在西方,完全不计较回报的慈善、捐款的事情太多太多了。中国想搞什么民主,没有这些搞得成吗?
   中国人想要培养绝对的爱这个概念,其实是有办法的,就从你的亲人开始,比如说你爱自己的儿女,完全不计较他现在、将来对你是好还是坏,能做得到吗?连这都做不到的话,什么大道理都别谈了,那只是骗子的招牌。
   当然,中国儒家的“孝”也是说爱的,孝子们做到了爱长辈,但表演的性质多于实际,而且其理论根基在于人的等级和权力,还是为了世俗利益,完全没有基督教那种绝对性。
   
   【我们像夜贼一样,】:这里说“夜贼”,和后文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主题联系在一起了。估计老乔是受了老瓦《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第二幕主题的影响,那里说“黑夜和白昼”,赞美黑夜,而白昼是骗局:
   【
   我欲避开
   白昼的阳光,
   同你一起
   逃入黑夜。
   在那里我的心儿
   向我预示了骗局的结束
   在那里预感到的想象
   必定会消散;
   到那时我为你
   永恒的爱痛饮一杯,
   我要将你我一起
   向死神献祭。
   
   ---《瓦格纳戏剧全集.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
   
   【我们偷走空气(|静如夜般安宁),】:在黑夜里我们都进入了真实的自我,爱会复苏,但黑夜也掩盖了我们的罪行,“夜贼”“偷走空气”算不算原罪?这大概是个幽默的说法,空气是人类共享的东西,谈不上“偷”。
   【轻薄的披巾包裹住最亲爱的,我的!】:“轻薄的披巾”是指黑夜掩盖住了爱人,也可以实指。
   
   【这里,啊这里(|听),金发伊索尔德(|侮辱美人|万岁,啊万岁,自由)!特里斯坦(|叛徒),勇士与丽人(|糟糕的倾听者|聆听者,倾听者;法官;门徒)!】:“金发伊索尔德”是马克国王的妻子,特里斯坦的情人。玉手伊索尔德是另一个,是特里斯坦的妻子。
   “勇士与丽人”的意思是“惟有勇士能配丽人”,这是西方骑士、贵族的核心原理,男人的勇敢只有和美女联系在一起才有意义,在东方是完全没这概念的,东方人的勇敢完全是为了斗狠,权力,因为在东方人的观念里,女人完全是奴隶,附庸,饶舌者,破坏者,和权力完全格格不入的人:“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而所有这些贬义词都从反面表明:女人正是天生的民主派,因为民主的核心原理就是解构权力。
   【闪电般的目光,鸟鸣般的叫声,来自坟墓的敬畏,永远流动的时间,】:这些都是黑夜的元素,但也是维科四循环的主题。
   闪电般的目光--雷鸣(宗教)。
   鸟鸣般的叫声--预兆(婚姻)。
   来自坟墓的敬畏--葬礼。
   永远流动的时间--回顾(复兴,或复活)。
   
   【火和空气,土(|大地|夜壶|或者)、水;】:希腊人的四大元素:火、气、土、水。
   所谓“元素”,就和化学课里说的元素一样,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物质单元,所有的物质都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当然,今天的科学发现这些也不是最终的不可分的元素,还可以再分。希腊人试图解释物质世界的秘密,虽然在今天看来这些有些可笑,但在当时却打开了探索物质世界秘密的大门,剩下的就是更进一步的研究了。
   【现在神的儿子们看见人(|劳动日)的女子,热烈的拍手(|雷霆|男人,家伙)。】:这里说人类社会的构成,是由“神的儿子们”和“人的女子”结合,才有后来的人类。就和上面说的四大元素构成物质世界一样。
   对于基督教来说,神的儿子就一个:耶稣基督,对希腊教来说,神的儿子就多了,希腊神话中的那些英雄基本上都是。
   但《旧约.创世记(Genesis)》说“神的儿子们”,意思有很多,这和《新约》矛盾。“后来神的儿子们和人的女子们交合生子,那就是上古英武有名的人”。
   这大概是那些说人类在逐步退化的人的理论基础。
   
   【结婚以前(|公平的,金色的),糟糕地醒来,告诉说地狱很舒适;】:为什么说“地狱很舒适”,这大概又是前面说的黑夜主题,因为他“醒来”以前是在睡梦中,即黑暗和“地狱”中,他舒适地幻想,漫游,所以“很舒适”,突然醒来当然就“糟糕”了,他不愿意离开梦境。同时“地狱”也意味着死亡,这和《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终曲《爱之死》是合拍的,老乔对老瓦的作品了如指掌。
   为什么是“结婚以前”“糟糕地醒来”?难道是传说中的“婚姻就是地狱”的暗示?结婚前可以胡作非为,结婚后就不行了。
   
   【这就是失而复得的罗得(|命运,一群)和他的妻子(|战舰),】:罗得是《旧约》中父女乱伦的代表,古代这种事情不少。人类所有的传说中都有乱伦的情节,谁也不比谁更道德。
   为什么是“失而复得的罗得” ,大概是解释上面说的梦境,他在梦境中幻想人类古时代,古时代的乱伦情节经过遗传传到他的潜意识中,在梦境中又完全无意识地复活,醒来后不得不“和他的妻子”结婚。这就是人类的命运。
   这些话题太敏感了。
   
   【就像他又在下巴上长了绿色的胡须一样。】:“绿色的胡须”就像上面说的潜意识,不管怎么抗拒,它都会在梦中、甚至在醒着的时候冒出来。
   【她把它们拔掉了,可它们又长出来了。】:“她”指婚后的妻子,她拔掉他的胡子(“它们”),但就像潜意识一样,压下去又顽强地长出来了。
   【那你要怎么办呢?哦,天哪(|哦,亲爱的!)!】:这是人对潜意识的绝望:压是压不下去的,得正视它。就像现在对孩子的教育,完全禁止他们想某件事,比如说性,这是很危险的,一旦他们突然面临这事,他们会完全失控,只有正确引导才能让他们有正确的行为。
   
   【读书札记】
   
   2025.10.10.
   读完《政治的概念-(德)卡尔.施米特著刘宗坤等译》,18.1万字。
   书摘:
   
   【
   此前不久,著名哲学家舍勒在这一学院作了题为“协调时代中的人”的著名讲演(中译见刘小枫编《舍勒选集》,下卷,上海三联书店,1998),施米特似乎有意识地针对舍勒的主张提出尖锐的反对意见:没有外在或超乎于国家的人,政治就是国家之间的生存冲突。
   
   因此,本文主要涉及两对概念的关系及其相互的位置,这就是国家与政治和战争与敌人,以便搞清这些概念所涵盖的具体内涵。
   
   从字面上接受了亚里士多德的提法的中世纪经院学者,对政治的看法也与我们完全不同,政治不过就是精神—教会与世俗—政治之间的对立:政治意味着两种具体秩序之间的紧张关系。3当西欧的教会统一体在16世纪土崩瓦解,基督教教派战争毁灭了政治统一体,在法国,恰恰是那些法学家被称为政治家(politiques):他们在宗教派别的自相残杀中支持作为更高的统一体、作为中立统一体的国家(Staat)。欧洲国家法和国际法之父博丹(Jean Bodin),就是这个时代典型的政治家。
   
   不将其敌人视为罪犯,对于人类来说相当困难。毋庸置疑,应付国家之间领土战争的欧洲国际法成功地实现了这种罕见的进步。其他民族在其历史中看到的仅仅是殖民战争和内战,他们如何才能实现这种相对化,仍然杳杳无期。
   
   原文以一句话开篇点题:“国家的概念以政治的概念为前提”。谁会理解一种如此抽象的论点?
   
   所有政治活动和政治动机所能归结成的具体政治性划分便是朋友与敌人。
   
   自由主义的典型难题之一(将在第八章进一步讨论)便是出现在知识与经济学方面,它试图站在经济学的立场上把敌人变成竞争对手,又从知识的角度把敌人变成论争对手。
   
   在基督徒与穆斯林历经千年的争斗中,基督徒也从未出于爱而放弃保卫欧洲,向撒拉逊人(Saracens)或土耳其人(Turks)投降。政治上的敌人无须遭到个人的痛恨,只有在私人领域,去爱敌人,即爱仇敌才有意义。
   
   经济领域的秩序以理性程序为基础,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人能够要求经济主导型社会中的任何一个成员为了理性活动牺牲生命。如果以经济利益为基础来判定这种要求的合目的性(Zweckm ässigkeiten),就会与自由主义经济秩序中的个人主义原则相矛盾,所以,若单纯根据经济领域可以想见的规则或理想,根本无法判定这种要求具有合目的性。
   
   正义不属于战争概念,这一点自格劳秀斯(Hugo Grotius)起便得到公认。42主张打一场正义战争的那些观念往往服务于政治目的。
   “正义没有包含在这个定义(即战争的定义)里面。”
   
   霍布斯称《利维坦》(Leviathan)一书的真正目的(1651年英文版结尾,第396页)在于,再次向人们潜移默化地灌输“庇护与臣服的相互关系”;人类的本性和神圣的权利均要求不容置疑地遵循这种关系。
   
   以为现代战争的结束便会导致“世界和平”——从而加快实现彻底的、最后的非政治化美好目标——这完全是自欺欺人,之所以如此,不过是因为在今天,大国之间的战争极容易转化成“世界大战”。
   
   普鲁东稍微温和的说法:谁讲人类,就是在欺骗。
   
   人类将何以获得自由?这个问题只能由各种乐观主义或悲观主义的猜测来回答,而所有这些猜测最终都将导致一种对信仰的人类学表白。
   
   对人的看法是否存在疑问,对任何进一步的政治思考所涉及的前提至关重要,也就是要回答下面的问题:人是否是一种危险的存在,他到底是一种危险的生物,还是一种无害的生物?
   
   一部分推测人性为“善”的理论和假说属于自由主义。
   
   黑格尔也对资产阶级提出了第一个辩证的政治定义。资产阶级即是不愿离开那个没有政治风险的私人领域的个体。他依靠自己拥有的私有财产,借个人主义的理由,以个体反对整体。这样一个人能够在享有自由和富足的果实,尤其是“在彻底安全地享用这些果实当中”,补偿他在政治上的无所作为。因此他希望把勇敢抛在一边,使自己免于承担死于暴力的危险。54
   
   如果一个神学家不再认为人有罪,需要救赎,或者不再区别选民与非选民,那么他将不复是一个神学家。道德家则假定人具有选择善恶的自由。57
   
   世界和人是邪恶的基本神学教义,正如朋友与敌人的划分一样,导致了对人的分类,并使得那种普遍的人的概念所表现的毫无差别的乐观主义无法成立。在一个善的世界上,置身于善良人群之中,只有和平、安全与和谐占据主流。神甫、神学家与政治家、政客一样纯属多余。
   
   对霍布斯这位真正有力而系统的政治思想家而言,“悲观主义”的人观乃具体政治思想体系的根本前提。他同样正确地认为,每一方均称自己拥有真理、至善和正义的做法将导致最恶劣的敌意,最终则导致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这一事实不是哪一种可怕的令人不安的幻想的产物,也不是早期资产阶级社会的自由“竞争”学说的产物(Tonnies),而是具体政治哲学的基本假定。
   
   在此,我们看到了一个完整的非军事化、非政治化的概念体系。我们可以在这里列举其中几个概念,以便表明自由主义思想令人难以置信的系统性。“私人权利”(Privatrecht)的概念起了杠杆的作用,私有财产的观念则形成了世界的核心,它的两极——伦理与经济——只是从这个核心散发出来的两束对比强烈的光线而已。
   
   过去,好战民族往往征服经商民族,今天则另当别论。
   
   国家概念应当由政治手段来决定,而社会概念(在本质上是非政治的)则应当由“经济手段”来决定。但是,他界定政治手段和经济手段的条件却无非是那种反政治和反国家情绪的典型表现。
   
   进攻者和进攻被实际地描述为:谁宣布战争,谁逾越边界,谁不恪守规定的程序和规定的期限,等等,谁就是进攻者,就是和平的破坏者。
   
   事实上,19世纪的浪漫派(如果我们在运用这个稍带说教意味的词时,把它与让人混淆不清的浪漫派现象区别开来的话)只是标志着一个处于18世纪的道德主义和19世纪的经济主义之间的审美阶段,只是一个促成所有文化精神领域审美化(Ästhetisierung)的过渡时期。它轻而易举地获得了成功。
   
   它是一种对积极形而上学的信念,即相信人类的无限力量以及对自然甚至对人性的控制,相信“自然之边界的消退”是没有限度的,相信人类社会能够不断改变,永远繁荣下去。我们可以称之为空想或魔鬼般的信念,却不能简单地说它没有生命,没有精神,或者是一种没有灵魂的机械论。
   
   不过,黑格尔哲学也保存了革命星火,并通过其历史哲学为继续前进的革命提供了危险的思想武器——比雅各宾党人手中的卢梭哲学更危险。这件历史哲学武器落入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手中。
   
   在像列宁这样具有绝对敌对观念的共产党人看来,这种〔古典意义上的〕战争简直就像一场单纯的游戏。按情况需要,为了迷惑敌人,列宁也参与这样的游戏,但实际上根本蔑视它,认为这样的游戏非常可笑。152
   
   《游击队理论》中给出的四项标准,这样我们就有指望搞清游击队现象。我先列举这四项标准:第一是非正规性,第二是作战的高度灵活性,第三是强烈的政治使命感,第四是您所说的游击队的乡土品格。
   
   政治的标准就是划分敌友。
   
   施米特——这一姓名缩写已经家喻户晓——并没有宣誓效忠于某一独裁机制;从他的敌友对抗中并不能逆推出,存在着一种“颓废的(entartet)艺术”,或是一种〔“犹太布尔什维克式的”〕“颓废的”经济。214他纯粹是在政治上作出区分,并且在我看来,他并没有辩证地把握住这一区分——或许他也不想把握。
   
   参加讨论的人对施米特支持纳粹的态度相当清楚。施米特进行援助的形式,尤其是他1934—1936年间写的文章,都不应加以原谅。施米特本人也如此描述这些在战后出版的作品:‘无疑是相当恐怖的。无法用任何语言来描述’,摘自纽伦堡记录……”
   
   他们更相信,凭借与“敌友思想”保持距离就可以证实自己是民主主义者。基本法(Grundgesetz)正是这种思维方式,这部宪法只是了解危机,却不了解战争。它只是针对那些与自由民主基本秩序为敌的人而提供了一套机制,却不是应付危机时刻的武器。
   
   “本雅明虽然也是历史唯物主义者,却例外地单单只深入研究”所谓反动“作家如普鲁斯特、于连.格林(Julien Green)、朱汉多(Juhandeau)、纪德、波德莱尔、乔治等等”。在他早就信仰马克思主义之后,至少对一位反动理论家的研究对他来说还是很重要的。在《悲剧起源》中曾多次(虽然是顺带地)引用法西斯主义国家法学家施米特的《政治的神学》——依照本雅明后来自己的看法,这肯定不是唯物主义的,虽然已然是辩证的。
   
   这一作品使得作者几乎像马基雅维利一样被打上极富争议的印记。这一争议贯穿于从他依附纳粹,继而被党卫队唾弃,以及“二战”之后遭受隔绝直至他九十高龄的这整段时间。230
   
   本雅明就得到了施米特的祝福。施米特写了一封信给本雅明。这位伟大的保守的天主教法学家,那时还是一位立宪派,他因为后来依附希特勒以及与本雅明的通信(也与海德格尔)而闻名。
   
   施米特,《游击队理论》,第92页([中译本编者按]见本书第224页):“正是由于缺乏对这个情况的具体思考,成就了职业革命家们的破坏事业。”
   
   
   】
   
   
   
   
   2025.10.13.
   读完《荷尔德林传:来吧,朋友,到广阔天地中去-(德)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著何俊译》,22.8万字。
   书摘:
   
   【
   天父以太!就这样众口呼唤相传
   千万次,无人可以独自承受生命;
   
   谢林后来还会回想往昔岁月,忆及他如何被年长的同学霸凌,而比他大5岁的荷尔德林承担起保护他的任务。
   
   他热爱自然,而这种享受自然的孤寂之感难道不是与人类相抵触的吗?他突然发觉,在这样纵情享受自然的时候,他更倾向于蔑视人类。这样与人类为敌的性格不是一种傲慢吗?如果他出于愧疚而尽力友好地对待普通人,这可能也不合适,因为这其中隐藏着取悦世人、而非上帝的努力。
   
   朋友,为何我要……让人将自己最无辜的行为描述成罪过。
   
   最小的麻烦都将我的心从自己体内驱逐了出来
   
   但如何维系自己的心灵呢?通常意义上,虔敬主义的回答是这样的:与上帝开展对话,进行祷告,追随基督——这与“尘世”和所谓的“世人”形成对立。
   
   自我分析:对此你也不必讶异,不管何时,我这里的一切看起来都是如此支离破碎、互相抵牾。我想告诉你的是,在我的孩提时代,心间就生发了这样的性格的萌芽,迄今仍然是我最可亲的部分,一个蜡质的柔弱之所。正因如此,我才会在某些情绪中为任何事情哭泣。但是在我的整个修道院求学期间,也正是我心灵的这一部分遭到了穷凶极恶的践踏……因此,除了柔弱的那部分,我心中也平添了可悲的粗野的苗头,以至于我经常暴跳如雷……即便那时我几乎未曾遭受屈辱。哦,你的内心并非如我的一样。我的心是这般恶毒——昔日我也拥有一颗善良之心,但他们从我这里夺走了它。我不得不经常惊奇的是,你怎么有此念头,会把我称作你的朋友。这里无人与我相亲相爱。现在我开始与孩子们交朋结友……
   
   另外又写道:在我跻身与你相配的地位之前,我都不会向你求婚,这是而且一直都是我不可动摇的打算。(MAII,446)此处指的不是市民阶层的位置,比方说母亲希望的牧师职位。他皈依的永无餍足的雄心壮志仅仅体现在诗的创作上面。他全部的自我意识也植根于此。只有借助诗,才能获得与她匹配的地位。假如这一雄心壮志无法满足,他也就不能跟她非常开朗、欢欣和健康地相处下去。他,连同他对世界的哀告,只会成为她的负担。他言辞激烈地警告她当心他的坏脾气,建议她寻找一个与她更般配的如意郎君。
   
   只要尚未企及品达的飞翔和克洛普施托克的伟大,生命对荷尔德林来说就是一种痛苦,他就只能沮丧地愧对友人。只有写出成功的诗作,他才算是真正地降生于世。
   
   克洛普施托克认为,诗人在咏歌中的“主要职责”之一在于,“从一个伟大的思想匆匆转到另一个”。诗人从一座山峰飞向另一座,而对深谷置之不理,无论那里如何风景宜人、花团锦簇。
   
   康德划时代的抨击针对的是对上帝和世界毫无经验的推测。康德主要着眼于质疑思想的所谓“先验性”,即那些一贯为上帝、人类、世界秩序和灵魂不灭性等形而上学奠定基础的原则。尽管康德也找到了基本的确立点——空间、时间和因果性,但是据他所言,以上元素只是操控我们经验性的体验,而再也无法创立形而上学。正是这样的一记重击,让形而上学的大厦轰然坍塌。
   
   当然,康德否认的不是外部世界的独立存在,但其“本身”是什么,我们无法认识。他称之为“物自体”。
   
   不过,在基督教形而上学领域,一般而言,大行其道的是以下原则,即只有爱可以抗衡对世界的恐惧。对世界的信心建立在造物主之爱的基础上。正如上帝之爱从无之中创造了世界一样,被爱以及由此受到肯定的经验可以避免让人陷入空无。比之这样的信念,思考最后就居于次要位置。然而,斯宾诺莎完全依赖思考。
   
   但是,赫尔德、歌德和谢林的泛神论思想强调的是生成。在他们看来,存在就是不断地生成,而斯宾诺莎则把生成看作静止的存在,是一向聚集在实体之内的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
   
   与理智相比,心灵有着不同的根基。因为心灵的作用,荷尔德林尚还信奉耶稣基督,他承认,他信奉这个历史上曾出现的、起过作用的人的神性。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本有,它不属于以形而上学方式构建起来的,或者可以理性预计的存在的逻辑,因此对荷尔德林来说,它超出了康德认识论或者斯宾诺莎理性泛神论的范围。
   在荷尔德林心中,耶稣基督的神性是通过什么来证明的呢?是通过基督已经创造出来的奇迹。
   
   原因不在于他创造了令人将信将疑的奇迹,而是因为他自身就是奇迹,亦即一个充满神性的人,他可能会用爱来感染和改变其他人。这一感染难道不是基督本人就是奇迹这一事实的证据吗?
   
   在黑格尔的早期札记中,可以找到这三位友人视为爱之宗教的印记。这种从基督所在的远处像磁体一样发挥引力作用的“爱”是什么意思呢,黑格尔这样设问并做出如下回答:它唤醒了我们的、再也不能被世俗权力束缚的自由,为我们开启了通向生命的当下丰裕的大门:“爱对生命之丰裕的获取,发生在所有思想以及灵魂各个方面的交换之中,其方式是寻找永无止境的区别、探寻无穷无尽的结合,求助于自然的整体多样性,以便从每一个生命体中啜饮爱的琼浆。”(HegelI,248)早在神学院求学时期,黑格尔就梦想写一本有关耶稣和爱之宗教的大部头著作。
   
   在申请年级即“定位”的时候,黑格尔排在荷尔德林前面,这让荷尔德林颇为懊恼。
   
   黑格尔、荷尔德林和谢林在内卡河河谷栽种了一棵五月树(1),尽管相关报道层出不穷,但也许这只是一个精巧地臆造出来的故事。业已证实的是,神学院学生与在毗邻的罗腾堡宿营的贵族移民打架,并把革命军队里的一名战败的士兵藏匿起来。
   
   那里盟友为他编织花环
   可是在他弟兄的鬈发间
   他的灵魂仍垂头窸窣作响
   低声悄语:别忘记我。
   (MAI,94)
   
   啊!众人会喜欢,集市上的热销货,
   而奴才只会敬畏暴力之人,
   信奉神性者
   只会是那些本身怀有神性的人。
   (MAI,191)
   
   图宾根时期的颂歌是如此高高在上,以至于它们既没有达到思想上的清晰度,也没有形成意义上的生动性,而只是呈现了没有生活关联的诗性自我。举例来说,这一点从主题为莱布尼茨前定和谐观的《和谐女神颂》就可窥见。该诗召唤古希腊罗马神话中掌管宇宙秩序的女神乌拉尼亚,而召唤也被视作思想原则的形象化。她受到赞美,因为她去除了逼近的混沌,并把它转化成创造的能量。
   
   端坐在古老混沌的波涛之上,
   你庄重地微笑示意,
   而那些狂野的生灵
   互亲互爱地飞向你的暗示。
   (MAI,112)
   
   诺瓦利斯坚信不疑的是,“商业活动”也能以诗意的方式进行。在施莱格尔看来,快乐的交往就是得以实现的“普遍诗”。人们要用诗歌来感染生活。如何实现呢?最好就是借助浪漫派的陌生化技巧,对此蒂克(3)如是描述:“我们要尝试的只有一点,就是把习以为常的事变得陌生化,于是我们就会惊异地发现,在辽阔而困顿的远方寻找的某一教益或愉悦离我们多么近。奇妙的乌托邦经常近在咫尺,但我们用望远镜观看时掠过了它。”(TieckI,75)
   
   荷尔德林属于雅各宾派——无论如何他是赞同处决国王的,尽管他对母亲当然还是摆出一副温和派的面孔。然而,当夏洛蒂.科黛(1)在浴缸里刺死了煽动1792年臭名昭著的九月大屠杀(2)的激进雅各宾派马拉之时,荷尔德林又对此举叫好。尽管荷尔德林对雅各宾派好感有加,但在他看来,马拉的行动还是走得过远了。那个无耻的暴君遭到了人民的尼弥西斯(3)的袭击,他在给弟弟的信中这样写道。(MAII,501)
   
   接下来,荷尔德林写了一句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评论:我已经失去得够多了,在图宾根的最后两年里,我生活在这样一种毫无兴趣的兴趣之中。因为悄然潜入我性格中的轻佻,我已经失去甚多,唯有通过无法言表的痛苦体验,我才能再次从这份轻浮之中抽身而出。(1798年2月12日;MA II,682)
   
   正是在这一意义下,就像当年的荷尔德林一样,现代哲学人类学家赫尔穆特.普莱斯纳(1)也把人类称为“离心的生命体”,在无法进行充分的本能控制的情况下,该生物不得不一再重新抵达其中心,以及由此而来的自我中心化。人类天生就依赖于自行创造一种类似保护外壳的文化,以便生存下来。人类的天性把自己逼上了文明的离心之路。
   
   因为自由和意识而产生的自然的异化,如何能够恰好借助以上两个因素的力量,在合一新的、更高的阶段上得以克服。这是席勒论文《论秀美与尊严》里的一个主题,而荷尔德林创作《许珀里翁》时正好读到那篇文章。对于席勒来说,秀美是美中无法跟有意识的意图协调一致的那一面。人意识到秀美之时,就是它终结的那一刻,之后它便丧失了其自然性。跟荷尔德林一样,席勒也把此类自然性与“单纯”相提并论;席勒跟荷尔德林相同的另外一处在于,他也梦想借助自由和意识来获取更高的“单纯”。
   
   比如康德就把天堂的、自然的合一这个倒退的梦想轻蔑地搁置一旁,并解释说受到意识制约的“不和”才推动了人类的前进;又比如黑格尔认为精神的伟业始于原罪,并用这句囊括了其全部哲学纲领的精简之语概括如下:“认识会治愈伤口,而伤口就是认识自身”;再比如说克莱斯特(1)在文章《论傀儡戏》里写道,秀美与优雅遭到破坏的观念会由思考的意识继续编织。在荷尔德林的《许珀里翁残篇》问世短短几年以后,克莱斯特也提及了自然中心的丧失,也就是离心。“灵魂一旦没有落在移动的重心之上,而是落到了其他什么一点上面,”克莱斯特写道,遭受毁坏的就不光是“自然的秀美”,甚至自我异化的整场戏剧就会拉开帷幕,而这一点是“无法避免的,自从我们从知识树上偷吃禁果而获得知识以后,情况就是如此。但天堂的大门已被封锁,智天使(2)跟随在我们身后:我们要绕着整个世界环游,看看天堂会不会在某个地方再次打开了后门……于是……当认识同时也进入无限的时候,秀美又会再次出现……因此……我们就必须再次摘取知识树上的果实来吃,以便重新回归天真无邪的状态?——理当如此。”
   
   那种绝望肯定会攫取我,即我热爱的美好东西是如此之美,以至于它不需要我。(MAI,496)
   墨利忒不需要许珀里翁,她代表一种自给自足、将他排除在外的存在——这是第一重伤害。第二重伤害出自以下事实:他是空无,而她就是万有。只有跟她两相接触,才能让他免于跌入自身就是空空如也的空无之中。
   
   荷尔德林一开始将此归因于前任家庭教师抽打身体的教学法,直到他被少校提醒注意男孩身上的恶习。荷尔德林小心翼翼地暗示那是频繁的自慰行为,而当时大家担心的是,此举可以引发最严重的后果,从发疯癫狂到脊髓的致命消亡都有可能。荷尔德林的恐慌比当时大家的忧虑更甚,甚至打那以后就从早到晚地密切观察着男孩,就像个病患看护一样。
   
   可能无法排除的是,今天的心理医生会认为荷尔德林有一种“自慰恐惧症”,并做出如下猜测:“通过对他人(即学生,原作者注)自慰的抗击,他也与自己的这一行为进行抗争。”(Peters,149)为这一点提供依据的只有威廉.魏布林格(1),他在1823年6月9日的日记里记录如下:“自慰也帮助他进入沉思。”(St.A.7.3,11)
   
   当席勒回到房间的时候,他们热烈地讨论起了戏剧,陌生男子抛下了几句话,其重要性足以对我起到惩罚作用。后来,荷尔德林在教授俱乐部里了解到,他那次遇到的不是别人,正是歌德:上天从旁襄助,帮我弥补自己的不幸以及做过的蠢事。
   
   费希特的原则:费希特将康德引发的“思维方式革命”推向了极端。在首次面向耶拿听众讲授的“知识学”讲座中,费希特从康德的“‘我思考’肯定能够伴随我所有的想法”这一原理推导出了一个“万能的我”的概念,而这个“我”仅仅把世界作为惰性的反抗或者自我“本原行动”的可能材料来经验。迄今为止,还没有人把活生生的“我”置于思维的中心。
   
   显然,费希特想超越单纯的认识论,也就是跨过康德的知性框架,进入存在的秘密这一领域当中。康德学说自我依存的“物自体”让费希特无法消停下来,他提出有关自我的哲学理论,借此想要抓住“物自体”。费希特想突破纯粹的“先验领域”的界限而进入“超验”领域,而后者对他而言就是所谓的“自我”。
   
   假如费希特的绝对自我确乎是绝对的,那么它里面就不可能存在意识。只有无意识的东西才是没有界限的。荷尔德林敏锐地做出如下推断:作为绝对自我,我没有意识,只要我没有意识,(对我来说)我就是空无,即是说绝对自我(对我来说)就是空无。(MAII,569)如果实体,也就是主客体的统一体,以及由此产生的绝对者不能被进行思考的意识领会,下一步该怎么办呢?荷尔德林深信不疑的是,人类自有一条通道。但事实不像费希特给荷尔德林奇妙地展示过的那样,那条通道不是思维,即便它的形式呈现出一种有力而深入的强度。还有另外一条通道在荷尔德林面前敞开:那就是对自然的本能感受,接下来它不仅在诗歌语言中被记录下来,而且发展成为一整套丰富的体系
   
   在荷尔德林处同样如此,“智性直观”意味着对现实感情强烈的、本能的、有着重要诗学意义的领会,跟其他的对象认识不同的是,这一领会跟所认识的一致。对荷尔德林来说,只有“智性直观”才能提供与存在的紧密结合:在主客体全然……结合之处……,只有那里而非其他任何地方可以称得上完全有一个存在,就像智性直观的情况那样。(MAII,49)
   
   费希特解释道,因此“非我的所有现实只是从自我中传输过来的现实。”
   
   在费希特的鼓动下,成为自我这一新的欲望获得了强大的驱动力。费希特促进了“新野人”的青年崇拜,这一点又给予歌德灵感,让他在《浮士德》第二部中写下了这些讽喻诗句:
   “一个人若是年逾三十,
   活着跟死了别无二致。
   最好是你们及时自行了断。”
   (Goethe18.1,175)
   
   费希特还有另外一个理念对荷尔德林产生了影响,具体如下:费希特以为,在“纯粹自我”与经验的、打上了外部标记的自我之间存在一个内在的两极性。人毕生的工作在于协调这两个自我,而这一点只有在无限接近中才能实现。
   
   我总是受到与您见面的诱惑,而见到您也只是为了感受一下自己对您来说不过是空无而已……因为我想在您的心目中占据较高地位,就不得不对自己说,我对您而言可能什么都不是。
   荷尔德林曾试着靠近席勒,而后又无法忍受这一近距离接触,因此他就逃离了耶拿
   
   我经常只是有此感觉,认为自己原本也不是什么非凡之人。我在包围着自己的冬季里忍受严寒,出神凝望。我的天穹有多么坚硬如铁,我本人就有多么冷漠无情。(MA II,596)
   对自己的不满……驱使我进入了抽象世界。(MA II,595)
   只要跟自己无法合一,就总是会陷入各种抽象世界之中。(MA II,614)
   
   折磨荷尔德林的是两个互相联系的问题,在上一章中我们已经有所了解:其一,“我”如何与自己隶属其中而又感觉以一种特殊方式两相隔离的广泛存在建立联系;其二,费希特大力倡导的深入自我,亦即深入主观一极,足以重构已变得困难的存在关系吗?让我们再次回忆一下那时的哲学发展态势,也就是以上两个问题,还有化解敌对关系的建议的生成背景。
   
   他们想揭开“物自体”的面目,驱使它进入世界的中心。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要么是从主观的、即精神的一面出发,或者是从客观的、即物质的一面出发。第一条道路通向观念论,第二条引向唯物主义和自然主义。
   
   内部的“物自体”是自由的奥秘。每个人都靠它而活,却几乎没人领会它。它也无法被人领悟,只能被人暗示。
   
   谢林不仅把作为统一时刻的自由确定为哲学研究的主题,而且让它变成了相关出发点,这是他的前辈们都没有做到的。也就是说,他不是让哲学从什么原则、协定或者书本知识发端,而是以一种自由的冲动肇始。开启哲学研究的哲学行动,是创造性的自发行动。“拙作的全部目的,”谢林写道,就是“证明真实的哲学唯有始于自由的行动。”(Schelling I,132)但一个自由的行动无须证明,人们要做的只是执行。
   
   谢林在荷尔德林的启发下萌生了美具有和解力量的观念,这一点尽管无法证实,但引人注意的是,谢林是在跟荷尔德林重逢之后才开始生发类似观念的。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看待上帝,他存在吗,如果是的话,在哪里找到他?这三位不愿成为牧师的神学院学生在《体系纲领》中给出了有关上帝这一问题的答案——人“不能在自身以外寻找上帝或者不朽”。这个回答指向了“上帝在我们心中”这一表达形式,它也是三位友人身居其中而感觉团结一心的“看不见的教会”的口令。
   
   最后,有一段详细的文字谈到了艺术、诗歌与美。这方面提出的相关思想可以归到荷尔德林名下:“最后是将万有融合为一的理念,美的理念……我现在深信的是,理性最高的行为……是美学行为,真和善只有在美当中才结为姐妹。” “哲人肯定会跟诗人一样拥有同等的审美力。没有审美意识的人是我们的经院哲学家。精神的哲学是审美的哲学。”
   
   那时我的心还向着旭日,
   就好像太阳听得见心的跃动,
   我的心把星辰唤作兄弟,
   把春天称为神的韵律;
   沐浴着拂动小树林的微风,
   你的灵魂,你欢乐的灵魂,
   在宁静的心波里移行,
   那时金色的日子将我环抱。
   (MAI,157;诗行9—16)
   
   它现已死去,那青春的世界,
   而这个胸膛,曾让天国容身,
   
   可怜的心,你永远不会探问故乡,
   如果一个家园之梦不足以慰你所怀。
   
   在她面前联想到终有一殁者,这也的确经常是不可能的,正因如此,关于她所述的可谓寥寥……(MA II,624)
   
   美感永远都朝向这颗玛利亚的头颅。我的才智向她求教
   
   后来的事实显示,法国军队并非以解放者的身份到来,这时他写信给弟弟说:等你再见到我时,就会发现我变得没那么革命了……我不会多谈对政治的悲叹。这段时间以来,我对我们这里发生的一切变得心如止水。(1796年10月13日;MA II,629)
   
   席勒写道,德意志未能跻身政治大国之列,这并不是多大的不幸,因为该国的“尊严”体现在文化上面。
   在德意志,一切都可能费时更久,但自由、共和与人权这些结果也可能因此变得更加持久,席勒与荷尔德林都相信这一点。不过两人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德意志这个民族的迟到带来的不是自由和文化上的累累硕果,而是特有的歇斯底里和反感怨念;慢慢发展起来的文化和教育可能没有那么强劲有力,不足以阻碍野蛮;而文化可能还会成为服务野蛮的工具。
   
   你们无一受过人类的教化,
   你们快乐而自由地上窜,
   
   你们各自是一个世界,似天穹里的星斗,
   你们皆神,在自由的同盟里共生。
   倘若我能安于奴役,就永远不会艳羡
   这片树林,就会乐于融入群居的生活。
   
   正如上文所述,发表在《塔利亚》上的《许珀里翁残篇》中存在三个体验领域,荷尔德林在其中寻找迷醉的存在关联并且暂获成功,它们分别是:与自然之间的泛神论意义上的融合,沉入古希腊世界,以及爱。
   
   他提出了国家作为道德学校的警告,随之写下了一句在荷尔德林的某封书信中也以相似大意出现的话:人类想把国家变成其天堂,但终究还是让国家变成了地狱。(MA I,636)据许珀里翁所言,要将希望寄托于人类的内在发展以及蜕变,而人类会发现自己的内在自由并学习如何爱。许珀里翁信服的是,这场比单纯的政治事件更为深入的基础自由运动已在全力进行之中。他称之为各民族的春天(MA I,637)。
   
   阿拉班达带着嘲弄的微笑,把许珀里翁称为空想者,对此许珀里翁回应道:走吧!……你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Ebd.)矛盾在阿拉班达的同伴们参与进来的那一刻加剧,他们形象阴森,粗鲁无礼,喜用暴力。最外在的手段——果敢决绝、暴力与摧毁,对他们而言就是目标。在这一目标面前畏惧不前者,被他们称为胆怯、懦弱和空想。而这些杂草必须毫不留情地拔除。
   
   她对他说,你为更高的事物而生(Ebd.)。因此她把他带到了雅典,让他明白世间还存在跟她的美迥然不同的另一种美。美也是社会、政治和文学秩序的完满。
   
   在荷尔德林最重要的材料来源,即钱德勒(1)和舒瓦瑟尔–古菲耶(2)的报告中,他读到了受命于奥斯曼人的“阿尔巴尼亚乌合之众”在希腊人中间制造的屠戮事件,但也了解到希腊自由斗士极不光彩的行为。
   在荷尔德林的笔下,许珀里翁参与了以上可鄙行动,其后他幡然醒悟,给狄奥提玛写信说:已经结束了,狄奥提玛!我们的队伍抢掠屠戮,毫无区别……实际上,这是一桩非同寻常的事件,借助一个强盗团伙来建造我的乐土。(MA I,720)
   
   在最后一封信中,狄奥提玛再次提醒许珀里翁注意自己的本来任务。这是她给他的遗嘱:于你,你的月桂树尚未成熟,而你的桃金娘已经凋落,因为你应该是神圣自然的祭司,诗性的时光已经为你萌发。(MA I,750)
   
   我的贝拉敏,你问我,讲这个故事时感觉如何?我的至交啊!我内心平静,因为唯诸神者,夫复何求。不是万物都会蒙受苦难吗?它们越是卓越,所承受的痛苦越深!神圣的自然不会受苦吗?哦,我的神!你也可能悲伤,如同你受福一样,这一点我长时间都无法理解。但不会受苦的欢乐是安眠,而没有死也就无所谓生。你要像个孩子似的永远安睡、流于空无?(MA I,751)(1)
   
   绝对自我(于我)即是空无(1795年1月26日;MA II,569)
   
   荷尔德林的神性概念越来越清晰地脱离家里给他灌输的基督教正统观念。对他来说,神性是一个被提升为痛苦或者欢乐的生命的时刻。后来,尼采把这些高度集中的瞬间(此处指涉的也只能是瞬间)称为“迷醉之巅”(Nietzsche7,200)。它们具有高度的尘世性和当下性,对充满噩兆的彼岸的慰藉与它们无关。
   
   随后席勒对歌德并非“完全不佳的评价”表示感谢,提及了荷尔德林的名字,接着表达了如下引人注意的自白:“坦率来讲,我在这两首诗里发现了很多与我自身一贯的形象相符的地方,而且该作者已经不是第一次让我想到自己。他有着强烈的主观意识,并把这一点与一定程度上的哲学精神与深刻思想结合起来。他的生活状态陷入危机之中……他现在是在法兰克福的一个商人府上担任家庭教师,在品位和诗歌方面拘囿于自身范围,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将会越来越深地陷入自己的小圈子。”(1797年6月30日;Ebd.,366)
   
   歌德对荷尔德林诗歌的崇高风格及其巨大的吞吐之力无甚感觉。正因如此,他才建议荷尔德林还是选择“简单的田园生活素材”为好。尽管如此,歌德还是对这位“青年才俊”颇为倾心
   
   市民想要邀约他们先前驱逐出城的阿格瑞根特.恩培多克勒回来。他们希望的是,他当他们的国王。
   恩培多克勒回答:
   君临天下的时代早已不再……你们还想再要一个国王,真该感到羞愧……
   ……假如你们不自救的话,也没人可以帮助你们。
   (MA I,818,诗行1325、1336—1340)
   
   第欧根尼.拉尔修(1)有关恩培多克勒的著述显示,这位哲学家的名声颇为可疑。一方面,恩培多克勒拒绝了众人加在他身上的国王荣耀,另一方面他又把自己抬高到神的位置。据拉尔修所撰,恩培多克勒背上了“悲哀的自吹自擂者”的骂名。拉尔修还说,恩培多克勒的最终结局,即他自己跃入埃特纳火山的熊熊火焰,也系谣传,而传谣者可能就是恩培多克勒本人,因为有消息说他是在伯罗奔尼撒岛上寿终正寝的。还有材料记载恩培多克勒是在一场车赛中亡故的。
   
   不存在促使恩培多克勒选择自尽的实际矛盾冲突,事实上他的决定从一开始就是板上钉钉的。他想离开人世,更确切地说,想与无尽的自然融为一体。他思忖此事,并为之寻找契机。第五幕的描述中出现了如下再清楚不过的表达:此时此刻,促使他做出决定的那些偶然动因对他来说都消失殆尽,他把这一决定看作发自内心最深处的品性的必要之举。
   他只有在与所有生灵和谐相处的情况下才体会到自身的充实,而这只是因为他无法像神那样与无处不在的心灵紧密相依;他也不能自由而舒展地行动,就像神寓居于心中、施爱于人那样,而原因仅仅在于,一旦他的心灵和思想包含了现有的一切,它们就会与演替的法则紧密相连。(MA I,763)
   最终结果是,直面无限性的背景,就连有限性也难辞其咎。
   
   恩培多克勒的问题不在于他自封为神——这只是其对手对他的谴责,更大的问题在于,他把注入自己心中的神性力量据为己有,并把它们工具化,用于个人的自私意图(他们/这些天神,就像蠢笨的奴才一样为你效劳)。他试着驾驭神性,或曰神的品格——这两者对他来说是一回事。
   
   恩培多克勒身上的牺牲精神只有通过对这出悲剧的历史哲学思考才能推断出来:他太早降生于世,大众还无法追随他。恩培多克勒是一位先驱,成为历史发展进程的牺牲品,因为历史哲学的原则是——太早出生的人,就会受到惩罚。在剧本中,这一观念却是以一种神圣而激越的方式表达出来的:
   神性的显示
   常常通过人类进行。
   
   而他自己的想法又是什么呢?那是在恩培多克勒身上描述的、在神性时刻和单调日常之间的变换,也就是丰裕与空洞之间的变换,对此荷尔德林颇为熟悉,也受此折磨。
   
   及至第二版才浮现出另外一个问题:人类可以消受多少神性,以及多少超验?而牧师不仅以教会掌权人的形象出现,而且还以智者的身份解释道:在他们面前/神性不能在场。(MAI,841;诗行13—14)
   
   命运之线也把诸神绑缚起来
   (MA I,310)。
   
   《美侬》是柏拉图提出其回忆学说的那篇对话的标题。在对话中,让生命显现于当下的回忆被解读为灵魂不朽的暗示。由此,对狄奥提玛的回忆也应该通向跨越时间的范畴。这是对永恒不朽的诗性召唤。
   
   可那屋子于我已经颓敝,那些敌人从我身上
   剜去了双目,而我也随他们一起迷失自己。
   (MA I,292;诗行43—51,53—54(1)
   
   如果没有敞开的视野,人就无法忍受其他的人。所谓的被启蒙时期不是光明时期,甚至都不是实现完满的时期。人类还必须被异己者占用。对荷尔德林来说,这个“异己者”就是神性,或者天神,或者诸神,抑或经常就是直截了当的灵或自然。历史见证了神性无数的表现形式,耶稣基督和基督教的标志即是其中之一。而对荷尔德林来说,最美好的形式是希腊的。
   按照荷尔德林的说法,目下我们体验的是诸神之夜的时段。我们只能希望,白昼会再次来临。荷尔德林就是这样一位诗人,他保持对诸神白昼的记忆,同时又对破晓的征兆翘首以盼。
   
   天父以太!就这样众口呼唤相传
   千万次,无人可以独自承受生命;
   
   永远喜乐,……
   因为他驻足停留,亲自把隐遁的诸神的印迹
   向下传递给黑暗之下的诸神阙如者。
   (KA I,291;诗行145—148)
   
   莫如安然沉睡,何苦孤身独涉,
   何苦如是等候,至于做何举动与言说,
   我不知道,置身这贫瘠的时代,诗人的意义何在?
   (Ebd.;诗行119—122)
   
   笃思的白昼于你比她更加可亲。
   但有时候清亮的眸子也喜欢阴影
   
   他们起初在不知不觉间走来,奋力迎向他们的
   是那些孩子,福祉来得太过明亮,太过炫目,
   世人对他们生畏,一个半神几乎也无法道出
   那携礼施惠而靠近者,姓甚名谁。
   
   此即世人;当财富就位,一位神亲自
   携礼施惠关照他,而他不能辨识与目睹。
   他必得承受,在此前;而今他称其为至爱者,
   现在,现在必定要为之生出言辞,如花一般。
   
   可是朋友!我们来得太迟。诸神活着,
   却是在头顶上空的另一个世界。
   他们在斯地无限施威,似乎很少挂怀
   我们存活与否,不管众天神对我们如何关爱有加。
   因为脆弱的容器也许并非总能承纳他们,
   只是偶尔地,人能领受神的丰裕。
   
   我不知道,置身这贫瘠的时代,诗人的意义何在?
   但诗人好比,你说,酒神的神圣祭司,
   在神圣的黑夜里四处迁徙。
   
   面饼是大地的果实,但确乎受了光的赐福,
   而来自雷神的,是葡萄酒的喜乐。
   
   我到底去向何方?终有一殁的人活着
   依赖粮饷和职事;在劬劳和休憩的轮换中
   万事欢愉;缘何刺痛
   永不在我的胸膛沉睡?
   
   哦,携我去吧
   紫色的云霞!唯愿在那高处
   爱和痛在我面前消融为光和风!
   
   我总是认为,为了与世界和平共处,为了爱世人、用真实的眼睛来观察这个神圣的世界,我就必须委曲求全,而为了对别人有点意义就必须失去自身的自由。(1801年2月;MA II,894)
   
   在这首哦得体诗产生之时,如前文所述,对那时已经变成帝国征服战争的法兰西之战颇为反感的荷尔德林,对雅各宾派的恐怖活动同样产生了排斥心理。但他对自己的革命理想始终不渝,正如这首哦得体诗所展现的,它是在歌咏为父国捐躯者,而这个父国并非是当下的那个,而是要通过战斗才能换来的。
   
   你们诗人!
   宜于用自己的手,抓住天父的
   光束本身,裹以诗歌的外衣,
   给子民传递这上天的恩赐。
   (MA I,263;诗行56—60)
   
   我走近了,观望众天神,
   他们自己,将我,这伪祭司,深深地抛向生者中间
   抛入黑暗……
   (Ebd;诗行61—71)
   
   与神性靠得太近,于是招致了僵化冻结的惩罚,而美丽则是恐惧的肇始。
   
   正如重复英雄之语一般,我可以说,阿波罗击中了我。(MA II,920—921)
   
   荷尔德林完全迎合方伯给定的主题,即复活基督之灵、对抗启蒙主义的僵化和祛魅。不过,正如《面饼与葡萄酒》一样,《拔摩岛》也立足于同样包含古希腊时代在内的灵的发展过程这一背景,暗示了基督之灵和耶稣基督自身。
   
   但是很多双
   惧怕的眼睛等待着
   观望那道光。他们不愿
   在锐利的光束上闪耀。
   (MA I,452;诗行186—189)
   
   但持存者,诗人创立。
   (MAI,473—475)(1)
   
   青年尼采接受了许珀里翁对德意志人的批判。尼采写道,他们获知了苦涩的“真相”,因为正是在这一高阶段的文化水平上存在着退化成为“野蛮人作风”的危险。那么德意志人“野蛮的一面”是什么呢?尼采对此的回答跟他后来在第一部《不合时宜的沉思》中给出的相似,那就是自愿拘囿于“单纯的匠人和庸人”。对年轻的尼采而言,荷尔德林是位乡愁诗人,思念着古希腊时代曾经出现、如今已经消逝的丰盈与合一。在尼采心中,荷尔德林就是一个未被发现的王国的君主
   尼采在希腊文化中发现了狄奥尼索斯的基本力量,在这一文化中发现了自然力的、朴拙的、充满活力的一面——即跟温克尔曼笔下的古希腊完全相反的形象,这些归根结底也是受到了荷尔德林的古希腊世界的启发。在荷尔德林那里,尼采学会了如何跟希腊诸神进行非学术意义上的交往,并从他那里首次了解到此类诸神可能代表的生命力量。
   尼采肯定是继续阅读了那封信,在里面发现了多元本体论的轮廓,那是荷尔德林的一个颇为大胆的思想实验。荷尔德林写道,一切生命和机体存在的首个条件,就是神界和凡间都不存在君主统治的力量。(MA II,723)这一切引发了个体的存在,一切事物都是个性化的,也不存在一位居于万物之上的神,相反的是,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神,到处都有中心。这些即是后来在尼采的视角主义中发出强劲回声的思想。
   
   海德格尔一开始主要接近的是父国意义上的荷尔德林,还把他称为“我们民族历史长河的中坚力量”(Heidegger GA39,214),不过该力量还没有真切地显示出来。海德格尔想要改变这一点。作诗怎么可能变成力量呢,海德格尔这样发问,并用文化创立行动的全套哲学做了回答,而该哲学可能会揭示一个新的“存在”。作诗,思考和政治有共同之处,它们都可以催生具有强大力量的杰作。作诗赋予生命心境,思考让生命变得自觉,而政治给予生命共生的秩序。
   
   荷尔德林有关敞开的言之凿凿的提法深深地吸引了海德格尔,它确实帮助他摆脱了纳粹主义意识形态的魔怔。其原因是,海德格尔虽然继续言称“民族”,但现在已经不再关乎“种族”,而是指向荷尔德林的民族。
   
   荷尔德林所言“贫瘠时代的诗人”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历史哲学上的阐释,相关学者认为,诗人让“神圣性”通过诗歌的形式得以当下化,借此他成为最后一批人中的一员,在无超验的现代中保留了对“神圣性”的记忆。
   
   与黑格尔和谢林结成朋友、积极投身这一创立历史的荷尔德林,越来越对想从意识中创造一切的狂热产生了怀疑。意识中的根基对他而言成为深渊,而他在寻找可以作为支撑的存在根基。
   
   荷尔德林论及自身时所说——“从诸神那里所得比所能消受的更多”,真有可能在他身上发生。
   
   】
   
   【精彩时事简评】
   
   【原理通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3#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9 12:51 | 只看该作者
1.击毙川狗,人人有责!
川普当着全世界的面问泽连斯基:我要建一条海底通道直通俄罗斯,你觉得怎么样?

美国亡国灭种,活鸡巴该!
击毙川狗,人人有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4#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1 16:52 | 只看该作者
   2025.10.21.
   
   1.5.20.第1书第5章第20自然段翻译与解读
   【【
   芬尼根守灵夜英文著作及资料pdf(E:\01-电子书全部\2.外国文学\芬尼根守灵夜英文著作及资料.pdf) P4754
   
   
   If juness she saved! Ah ho! And if yulone he pouved! The olold stoliolum! From quiqui quinet to michemiche chelet and a jambebatiste to a brulobrulo! It is told in sounds in utter that, in signs so adds to, in universal, in polygluttural, in each auxiliary neutral idiom, sordomutics, florilingua, sheltafocal, flayflutter, a con’s cubane, a pro’s tutute, strassarab, ereperse and anythongue athall. Since nozzy Nanette tripped palmyways with Highho Harry there’s a spurtfire turf a’kind o’kindling when oft as the souffsouff blows her peaties up and a claypot wet for thee, my Sitys, and talkatalka tell Tibbs has eve: and whathough (revilous life proving aye the death of ronaldses when winpower wine has bucked the kick on poor won man) billiousness has been billiousness during milliums of millenions and our mixed racings have been giving two hoots or three jeers for the grape, vine and brew and Pieter’s in Nieuw Amsteldam and Paoli’s where the poules go and rum smelt his end for him and he dined off sooth american (it would give one the frier even were one a normal Kettlelicker) this oldworld epistola of their weatherings and their marryings and their buryings and their natural selections has combled tumbled down to us fersch and made-at-all-hours like an ould cup on tay. As I was hottin me souser. Haha! And as you was caldin your dutchy hovel. Hoho! She tole the tail or her toon. Huhu!
   
   】】
   
   【词汇1】If juness she saved! Ah ho! And if yulone he pouved!
   (1)Si jeunesse savoit; si vieillesse pouvoit:法语:如果青春知道;如果年老能够(If youth but knew; if age but could)。
   出自于亨利.埃斯蒂安(Henri Estienne):《序言,警句》(Les Prémices, épigramme)。
   (2)June:六月。
   (3)yunesse:青春(youth)。
   (4)Yule:圣诞节。
   原文“yulone”的变形。
   (5)Ah, ho!:啊,嗬!
   
   【词汇2】The olold stoliolum!
   (1)Old Story:老故事。
   歌曲《告诉我那个老故事》(Tell Me the Old, Old Story)。
   (2)stolo: 树枝,细枝(branch, twig)。
   (3)stola德语:妇女穿的长上衣(long upper garment worn by women)。
   (4)stolion: 希腊语:小衣服(small garment)。
   
   【词汇3】quiqui quinet to michemiche chelet
   (1)qui: 法语:谁(who)。
   Quiqui是因为结巴。
   (2)quiqui: 法语方言:鸡(chicken)。
   (3)Edgar Quinet:埃德加.基内。
   (4) Jules Michelet: 朱尔斯.米什莱。
   埃德加.基内(Edgar Quinet)和朱尔斯.米什莱(Jules Michelet)帮助推广了维科(Vico)。
   朱尔斯.米什莱 (1798-1874) : 法国历史学家,基内的友人及合作者,维科部分著作译者。
   埃德加.基内(1803-1875):法国历史学家,维科著作译者,米什莱的助手。
   (5)mishemishe/tauftauf:我, 我/施洗|阴茎变硬|拓夫。
   前面说过很多次,女人叫床的声音。
   (6)quinet:楔子(a wedge)。
   
   【词汇4】jambebatiste
   (1)jambe: 法语:腿(leg)。
   (3)Giambattista Vico:扬姆巴蒂斯塔.维科。
   维科的全名,朱光潜的翻译。他翻译为:扬姆巴蒂斯塔.维柯。
   (4)Baptist:施洗者。
   施洗者圣约翰(Saint John the Baptist)。
   
   【词汇5】brulobrulo
   (1)brûler: 法语:燃烧(to burn)。
   (2)Giordano Bruno:乔丹诺.布鲁诺。
   他被烧死在火刑柱上。
   
   【词汇6】in utter that
   (1)in order that:为了。
   (2)ut: 拉丁语 :为了(in order that)。
   
   【词汇7】so adds to
   (1)so as to:以便。
   
   【词汇8】universal
   (1)Universal: 通用语,通用的。
   通用语:一种人造语言。
   
   【词汇9】polygluttural
   (1)polyglot:多种语言的。
   
   【词汇10】neutral idiom
   (1)Idiom Neutral:成型中立语。
   一种人造语言。
   (2)idiom:成语。
   一种语言特有的表达形式、语法结构、短语等。
   
   【词汇11】sordomutics
   (1)西班牙语 sordo:拉丁语 surdus:聋的(deaf)。
   (2)mutus: 拉丁语:哑的(dumb)。
   即聋哑语言。
   
   【词汇12】florilingua
   (1)florilingua:花语(flower language)。
   赋予不同花朵象征意义的传统方式。
   拉丁语flori-:花-(flower-);拉丁语 lingua:语言(language)。
   
   【词汇13】sheltafocal
   (1)Shelta Sheltafocal: 雪尔塔语(word of Shelta)。
   修补匠的秘密行话,至今仍在英国和爱尔兰使用(变形的盖尔语(Gaelic))。
   
   【词汇14】flayflutter
   (1)flay:惊吓,恐吓(a fright; to frighten, scare, terrify)。
   (2)flutter:飘动,颤动。
   
   【词汇15】con's cubane, a pro's tutute
   (1)con: 法语俚语:女性生殖器(female genitalia)。
   (2)concubine:情妇。
   与男子同居但未成为其妻子的女性;包养情妇。
   (3)cuba: 西班牙语俚语:女性生殖器(female genitalia)。
   (4)the pros and cons:利与弊。
   (5)prostitute:妓女。
   (6)tutu: 芭蕾舞裙(a ballet skirt)。
   
   【词汇16】strassarab
   (1)Straße: 德语:街道(street)。
   (2)street arab:街头流浪汉。
   无家可归的流浪汉(通常是儿童),生活在街头。
   
   【词汇17】ereperse
   (1)Persse O'Reilly:皮尔斯.奥.莱利。
   前面说过。
   
   【词汇18】anythongue athall
   (1)any tongue:任何语言。
   (2)anything at all:任何东西。
   
   【词汇19】nozzy Nanette
   (1)nozze: 意大利语:婚礼(wedding)。
   (2)naughty:淘气的。
   (3)No, No, Nanette:《不,不,娜内特》。
   1924年音乐喜剧。
   
   【词汇20】tripped
   (1)trip :轻盈或敏捷地踏步;犯错,失误(to tread or step lightly or nimbly; to fall in to an error, to make a mistake or false step)。
   
   【词汇21】palmyways
   (1)palmy days:全盛时期。
   Palmy:值得“捧得桂冠”,胜利的,兴旺的;(莎士比亚的短语),辉煌的日子。
   
   【词汇22】Highho
   (1)heigh ho!:习语:嘿哟!
   感叹词,要么表示无聊和失望,要么表示欢快和鼓励。
   老瓦《指环》中经常出现类似的呼声,如著名的哈根动机就是以这个呼声为主干音的。
   
   【词汇23】Harry
   (1)Henry VIII:亨利八世。
   【
   莎士比亚《亨利八世》中的人物,英国君主,王后喀萨琳,(Queen Katharine).亨利王之妻;后离婚。安卜伦(Anne Bullen),王后之宫女,后为王后。
   --《亨利八世-梁实秋译》
   】
   Anne Boleyn 也有Anne Bullen的拼法。安卜伦:当代的通译是“安妮.博林”,她就是著名的伊丽莎白一世的母亲。
   (2)Harry Frazee: 哈利.弗雷泽。
   美国戏剧制作人(他制作的《不,不,娜内特》(No, No, Nanette)曾被(错误地)认为是靠把贝比.鲁斯(Babe Ruth)卖给纽约扬基队来筹集资金的)。
   
   【词汇24】spurtfire
   (1)spitfire:脾气火爆的人,喷出火焰,轻微的喷发或爆炸。。
   spurt :突然爆发(活动),喷涌。
   
   【词汇25】turf
   (1)turf: 草皮,泥炭(peat)。
   
   【词汇26】a'kind o'kindling
   (1)kindle:着火。
   开始燃烧,突然燃烧。
   
   【词汇27】souffsouff
   (1)souffle: 法语:气流(draught)。
   (2)tauftauf:施洗,阴茎变硬,拓夫。
   前面戴博说:
   【
   tauftauf解taufen[德]“施洗”,使用德文,也暗指圣帕特里克的精神导师德国人圣.杰曼尼库斯(St.Germanicus).也解toughen“变硬”,指阴茎变硬;也解Taff“拓夫”,即Butt and Taff“巴特和拓夫”,他们是书中一组二元对立的人物,是主人公两个儿子的化身之一。
   】
   
   【词汇28】peaties
   (1)petties: 口语:衬裙(petticoats)。
   (2)peat: 泥炭。
   富含部分腐烂有机物的土壤,从沼泽中以砖块形式挖出,在爱尔兰用作燃料。
   
   【词汇29】a claypot wet for thee
   (1)table set for tea:摆好茶具。
   (2)the tea is wet:盎格鲁-爱尔兰习语:茶已湿,茶已备好(也指性交),泡茶,把沸水倒入茶壶。
   (3)thee:荷兰语: 茶(tea),英语:你(you)。
   (4)Tea for Two:《为二人泡的茶》。
   歌曲,出自于《不,不,娜内特》 (No, No, Nanette) 。
   
   【词汇30】Sitys
   (1)sitis: 拉丁语:口渴(thirst)。
   (2)sitos德语:谷物、面包、食物(grain, bread, food)。
   
   【词汇31】talkatalka
   (1)talk and talk:说个不停。
   (2)Tolka river:托尔卡河。
   在都柏林。
   
   【词汇32】tell Tibbs has eve
   (1)till Tibbs's eve: 盎格鲁-爱尔兰习语:永远(forever)。
   “till Tibbs's eve”直译:直到蒂布斯节前夕。
   没有圣蒂布斯(Saint Tibbs);源自盎格鲁-爱尔兰语“蒂布斯节前夕”(Tibbs's Eve):永不(never)。
   “St Tib's Eve” 为“永不”。它是 St Ubes 的讹用,日历上没有这个节日(《〈芬尼根的守灵夜〉第三次人口普査》(Third Census of Finnegans Wake))。
   (2)tib :女孩、少女、妓女(girl, lass, prostitute)。
   
   【词汇33】whathough
   (1)though:尽管。
   
   【词汇34】revilous
   (1)revelous:古语:狂欢的;纵酒作乐的(given to merry-making and festivities)。
   沉迷于或以狂欢为特征(喧闹或无序的作乐或节庆)。
   (2)revile: 谩骂。
   用侮辱性的语言攻击。
   (3)réveiller: 法语:唤醒,使苏醒(to wake up, to revive)。
   
   【词汇35】 aye
   (1)aye :总是,持续地;是的,当然(always, continually; yes, certainly)。
   
   【词汇36】the death of ronaldses
   (1)the death of Roland:罗兰之死。
   罗兰:法兰西史诗《罗兰之歌》中的英雄。
   他死于口渴。赛内安(Sainéan):《拉伯雷的语言》(La Langue de Rabelais):“死于罗兰之死……称之为渴死”( C'est-à-dire de soif(died the death of Roland... Namely of thirst))。
   
   【词汇37】bucked the kick
   (1)kicked the bucket: 俚语习语:死了(died)。
   “kicked the bucket”直译:被踢到桶里去了。
   (2)buck:反对,抵抗(to oppose, fight against)。
   
   【词汇38】billiousness has been billiousness
   (1)business is business:习语:生意就是生意。
   商业考虑优先于情感或个人问题。
   
   【词汇39】milliums of millenions
   (1)millennia:千年期。
   (2)millium:一千;一罗马里(a thousand; a Roman mile)。
   
   【词汇40】giving two hoots
   (1)not giving two hoots:一点也不在乎(not caring in the slightest ,not give a damn, not to care at all)。
   “hoot”:鸣响;嘲骂声;汽笛响声。“not giving two hoots”直译:两声鸣响都不给。
   “giving two hoots”的意思也是“不在乎”。可能的理解是:无论给不给“两声鸣响”,都是毫不在意的事情。
   
   【词汇41】three jeers for the grape, vine and brew
   (1)3 cheers for the green, white & gold(3 blotches):为绿、白、金(三块污点)欢呼三声。
   老乔的笔记。
   (2)red,white, green blotch:红斑,白斑,绿斑。
   奥康纳(O'Conor):《战斗与魔法》(Battles and Enchantments):“几周之内,布雷斯(Bres)的脸上出现了一块红斑,不久之后又出现了一块白斑,接着又出现了一块绿斑——他成了有污点的国王,他的厄运即将降临。”
   (3)three cheers :三次欢呼。
   为某人或某物连续三次齐声欢呼
   (4)three jeer:三声嘲笑(three sneer)。
   (5)Three Cheers for the Red, White and Blue:《为红、白、蓝欢呼三声》。
   歌曲。
   (6) grape, vine, brew:葡萄、葡萄藤、酿造。
   
   【词汇42】 Pieter's in Nieuw Amsteldam and Paoli's
   (1)Pieter:荷兰语:彼得(Peter)。
   (2)Nieuw Amsterdam:荷兰语:尼乌阿姆斯特丹。
   (3)Nieuw Amste:尼乌阿姆斯特尔。
   彼得.史岱文森(Pieter Stuyvesant):荷兰新尼德兰(New Netherlands)殖民地(包括新阿姆斯特丹(New Amsterdam)(荷兰语:尼乌阿姆斯特丹(Nieuw Amsterdam);今纽约市)和新阿姆斯特尔(New Amstel)(荷兰语:尼乌阿姆斯特尔(Nieuw Amstel);今特拉华州纽卡斯尔(New Castle, Delaware)))的末任总督(1647 年至 1664 年)。
   纽约市:1624年由荷兰西印度公司首次殖民;1626年,彼得.米纽伊特(Peter Minuit)从印第安人手中买下了曼哈顿岛(Manhattan Island)。这个小小的定居点被称为阿姆斯特丹堡(Fort Amsterdam),后来被称为新阿姆斯特丹(New Amsterdam)。
   (4)Amstel river:阿姆斯特尔河。
   位于阿姆斯特丹(Amsterdam),这座城市即以这条河命名。
   (5)Sankt Pauli: 圣保利。
   汉堡(Hamburg)的红灯区。
   (6)Paul,Peter:保罗,彼得。
   基督教的二使徒。
   (7)to rob Peter to pay Paul:拆东墙补西墙。
   “to rob Peter to pay Paul”直译:抢彼得资助保罗。
   从一个人、一个事业等那里拿走某物来偿还或赠予另一个人;通过承担另一笔债务来偿还一笔债务。
   
   【词汇43】poules
   (1)poule: 法语俚语:妓女(prostitute)。
   
   【词汇44】rum smelt his end
   (1)Rome spelt his end:罗马人拼错了他的结局。
   
   【词汇45】dined off sooth american
   (1)died off South America:死在南美洲。
   (2)dine off: 吃晚餐(to take dinner)。
   (3)sooth:真相、真理(truth, verity)。
   (4) south:南方。
   
   【词汇46】frier
   (1)friar:化缘修士。
   塞恩(Sainéan):《拉伯雷的语言》(La Langue de Rabelais):donner le moine, complétant les verbes antérieurs tromper et décevoir, y a le sens d'attraper(法语:“给修士”除了前面的“欺骗”“哄骗”外,还有诱捕的意思(to give the friar, alongside the earlier verbs to cheat and to deceive, has the meaning of to entrap))。
   (2)frier:适合煎炸的鸡(a chicken suitable for frying)。
   
   【词汇47】Kettlelicker
   (1)kettle: 水壶。俚语:女性生殖器(vulva ,female genitalia)。
   (2)Kerzelschlecker: 德语方言:宗教狂热分子(religious bigot)。
   字面意思为“蜡烛舔食者”( candle-licker);通常带有贬义,用于指基督徒;奥地利方言。
   (3)Catholic:天主教。
   
   【词汇48】oldworld
   (1)old world:旧世界。
   与旧世界或欧洲、亚洲和非洲大陆相关,与新世界或美洲相对;与旧世界或事物的古老秩序相关;属于或具有早期或过去时代的特征。
   
   【词汇49】epistola
   (1)epistola:拉丁语:信(letter)。
   
   【词汇50】weatherings
   (1)weathering:风化,暴风雨天气,暴风雨(stormy weather, a storm)。
   大气因素或元素对受其影响的物质的作用;由此作用导致的变色、分解等。
   
   【词汇51】natural selections
   (1)natural selection:习语:自然选择。
   由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创造的术语,用于描述进化过程中,赋予生存和繁殖优势的特征倾向于传递给后代,从而比不具备这些特征的特征更常见。
   
   【词汇52】combled
   (1)combler: 法语:堆积,填满(heap up, fill up)。
   (2)come:来。
   (3)comble:顶点;装载,超载(culuminating point, acme; to load, overload)。
   
   【词汇53】fersch
   (1)fesch: 德语:时髦的(stylish)。
   (2)forsch: 德语:直率的,坦率的,大胆的(forceful, outspoken)。
   (3)versch: 荷兰语:新鲜的(fresh)。
   
   【词汇54】made-at-all-hours
   (1)maid-of-all-work:全能女仆。
   
   【词汇55】ould
   (1)old:老的。
   
   【词汇56】cup on tay
   (1)cupán té: 爱尔兰语:一杯茶(cup of tea)。
   
   【词汇57】hottin me souser
   (1)hotting:加热(hot)。
   (2)me:我的(my)。
   (3)souser:浸透,浸泡(a thorough drenching or soaking)。
   (4)saucer:碟子,深盘(a dish or deep plate)。
   
   【词汇58】caldin
   (1)caldo: 热的(hot)。
   (2)making cold:使变冷。
   (3)scalding:烫伤。
   
   【词汇59】dutchy hovel
   (1)Dutch oven: 荷兰炖锅。俚语:人的嘴。
   一种烹饪器具。一种用燃料包围并在盖子上放热煤加热的大锅
   (2)Dutchy:典型的荷兰语。
   (3)hovel:棚屋。
   敞开的棚屋;简陋或破旧的住所;破旧的小屋。
   
   【词汇60】tole the tail or her toon
   (1)told the tale of the town:讲述了小镇的故事。
   (2)A Tale of a Tub:《桶的故事》。
   斯威夫特(Swift)的小说。
   (3)toon: 荷兰语:脚趾(toe)。
   
   
   
   【整节译文】
   【【
   如果她的青春(|六月)知道!啊,嗬!如果年老(|圣诞节)的他能够!
   If juness she saved! Ah ho! And if yulone he pouved!
   
   那老故事(|树枝,细枝|妇女穿的长上衣|小衣服)!
   The olold stoliolum!
   
   从鸡(|谁谁)埃德加.基内(|楔子)到朱尔斯.米什莱(|我, 我/施洗|阴茎变硬|拓夫),从扬姆巴蒂斯塔.维科(|腿|施洗者)到乔丹诺.布鲁诺(|燃烧)!
   From quiqui quinet to michemiche chelet and a jambebatiste to a brulobrulo!
   
   据说,在声音中,在话语中(|为了),在符号中,以便,在普遍(|通用语,通用的)情况下,在多种语言中,
   It is told in sounds in utter that, in signs so adds to, in universal, in polygluttural,
   
   在每个辅助中性成语(|成型中立语)、聋哑语、花语、雪尔塔语中,在惊吓(|恐吓)的颤动(|飘动)中,在情妇(|女性生殖器)中,利与弊(|妓女|芭蕾舞裙)中,街头流浪汉(|街道)中,在皮尔斯.奥.莱利和任何东西(|任何语言)中。
   in each auxiliary neutral idiom, sordomutics, florilingua, sheltafocal, flayflutter, a con’s cubane, a pro’s tutute, strassarab, ereperse and anythongue athall.
   
   由于《不,不,娜内特》(|婚礼|淘气的)的失误(|轻盈或敏捷地踏步;犯错),全盛时期带着嘿哟的亨利八世(|哈利.弗雷泽),于是突然爆发(|脾气火爆的人,喷出火焰,轻微的喷发或爆炸|喷涌)了某种泥炭(|草皮)着火,
   Since nozzy Nanette tripped palmyways with Highho Harry there’s a spurtfire turf a’kind o’kindling
   
   每当气流(|施洗,阴茎变硬,拓夫)把她的衬裙(|泥炭)吹起来,为你准备一个湿漉漉的陶罐(|摆好茶具|茶已湿,茶已备好(也指性交),泡茶,把沸水倒入茶壶|茶,《为二人泡的茶》)时,
   when oft as the souffsouff blows her peaties up and a claypot wet for thee,
   
   我的面包(|口渴|谷物、食物),说个不停(|托尔卡河),永远(|女孩、少女、妓女):尽管
   my Sitys, and talkatalka tell Tibbs has eve: and whathough
   
   (狂欢的(|纵酒作乐的|谩骂|唤醒,使苏醒)生活当然(|总是,持续地;是的)证明了罗兰之死,当赢得力量的葡萄酒让可怜的胜利者死了(|反对,抵抗)时),
   (revilous life proving aye the death of ronaldses when winpower wine has bucked the kick on poor won man)
   
   生意一直就是生意,在千年期的一千(|一罗马里)期间,
   billiousness has been billiousness during milliums of millenions
   
   而我们混杂的种族对这些向来是一点也不在乎,发出三声嘲笑(|为绿、白、金(三块污点)欢呼三声|红斑,白斑,绿斑|三次欢呼):比如说葡萄、葡萄藤、酿造,
   and our mixed racings have been giving two hoots or three jeers for the grape, vine and brew
   
   以及尼乌阿姆斯特丹(|尼乌阿姆斯特尔|阿姆斯特尔河)的彼得,圣保利(|保罗|拆东墙补西墙),那里是妓女们的聚集地,罗马人拼错了他的结局,他死在南美洲(|吃晚餐|真相、真理|南方)
   and Pieter’s in Nieuw Amsteldam and Paoli’s where the poules go and rum smelt his end for him and he dined off sooth american
   
   (即便是一个正常的宗教狂热分子(|女性生殖器|天主教),这也会给人适合煎炸的鸡(|化缘修士)),
   (it would give one the frier even were one a normal Kettlelicker)
   
   这旧世界的信,记载着它们的风化(|暴风雨天气,暴风雨),婚嫁、埋葬以及自然选择,
   this oldworld epistola of their weatherings and their marryings and their buryings and their natural selections
   
   如今已堆积(|填满|来|顶点;装载,超载)到了我们手中,还很新鲜(|时髦的|直率的,坦率的,大胆的),全能女仆,就像一只老茶杯,装着一杯茶。
   has combled tumbled down to us fersch and made-at-all-hours like an ould cup on tay.
   
   当我正在加热我的碟子(|浸透,浸泡|深盘)。哈哈!当你在热(|使变冷|烫伤)你的荷兰炖锅(|人的嘴|典型的荷兰语|棚屋)时。
   As I was hottin me souser. Haha! And as you was caldin your dutchy hovel.
   
   呵呵!她讲述(|脚趾)了小镇的故事(|《桶的故事》)。呼呼!
   Hoho! She tole the tail or her toon. Huhu!
   
   
   】】
   
   【整节解释】
   
   据《自由之书-<芬尼根的守灵>形式研究-戴从容》,第1书第5章第19自然段记录的是:
   【
   117.1.假如她知道假如他能,这是古老的故事存在于所有人类的表达中,自从淘气的小女孩引起他的兴奋,这个男人就准备激起热情了。无论人们追求这个还是追求那个,恋爱、结婚、死亡、自然选择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
   “守灵资料网站”剧情简介: [117.10-117.32]:古老的重复故事——普遍的循环模式。
   
   上一自然段说爱,以及人类对潜意识的绝望。
   本自然段接着说维科的四循环主题。
   
   【如果她的青春(|六月)知道!啊,嗬!如果年老(|圣诞节)的他能够!】:“青春知道”什么?无非是前面说的中庸之道的罗马式的格言“凡事皆有度”,年轻人不懂得这些道理,只凭一股热血往前冲,但年轻人有干劲,有力量,老年人没有,所以后面一句是“如果年老的他能够”,即老年人懂得人生的道理,但没有力量,干不了事。
   【那老故事(|树枝,细枝|妇女穿的长上衣|小衣服)!】:上面说的那两句,就是全人类共同的故事。
   
   【从鸡(|谁谁)埃德加.基内(|楔子)到朱尔斯.米什莱(|我, 我/施洗|阴茎变硬|拓夫),】:下面举的例子都是为了说上面这个循环的老故事。
   埃德加.基内和朱尔斯.米什莱都是法国历史学家,是两个合作者,他们帮助推广了维科。“鸡(|谁谁)埃德加.基内”是因为“quiqui quinet”这两个词的相似。老乔经常玩这种把戏,呵呵。
   【从扬姆巴蒂斯塔.维科(|腿|施洗者)到乔丹诺.布鲁诺(|燃烧)!】:前面说过,布鲁诺为了推广哥白尼的日心说,被教会烧死,老乔把维科与哥白尼相提并论,我们知道,老康德说他的认识论是“哥白尼革命”。
   
   【据说,在声音中,在话语中(|为了),在符号中,以便,在普遍(|通用语,通用的)情况下,在多种语言中,在每个辅助中性成语(|成型中立语)、聋哑语、花语、雪尔塔语中,】:上面举的例子是人,这里的例子是语言。人类妄想建造巴别塔,于是上帝变乱了人类的语言,无非是让人类交流困难,现在看来,上帝完全失败了,语言问题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人类有无数办法可以打破语言的障碍,这句中的例子就是证明。
   【在惊吓(|恐吓)的颤动(|飘动)中,在情妇(|女性生殖器)中,利与弊(|妓女|芭蕾舞裙)中,街头流浪汉(|街道)中,在皮尔斯.奥.莱利和任何东西(|任何语言)中。】:这里的例子是人类的交往,“惊吓”指人和人之间的暴力,“情妇”指男女之间的合二为一,“利与弊”指利益算计,“皮尔斯.奥.莱利”指媒体传播,因为这哥们传播壹耳微蚵在凤凰公园对两个女孩的性侵犯的谣言。
   最后是总结:在“任何东西(|任何语言)中”都是循环的,重复发生的。
   
   【由于《不,不,娜内特》(|婚礼|淘气的)的失误(|轻盈或敏捷地踏步;犯错),全盛时期带着嘿哟的亨利八世(|哈利.弗雷泽),】:从这里开始说冲突的原因,从后面的文本看,从冲突开始,以性交结束。因为性交就是在模拟战争。
   《不,不,娜内特》是音乐喜剧。这大概是说亨利八世和安妮.博林的爱情,据莎士比亚《亨利八世》说,二人的爱情的最初之火发生在一次舞会上:
   【
   乌:喂,宫内大臣,他们的光临使得寒舍增光,我十分感谢他们。请他们尽情欢乐吧。
   〔他们各选女宾跳舞,国王选中安卜伦(37)。〕
   王:这是我从没有摸过的最美丽的手!啊美,我以前还不曾见识过你!〔音乐。跳舞。〕
   
   (37)按照史实,国王与安卜伦跳舞一事,并非发生在约克府邸的宴会里。事实上是一五一七年五月五日国王在格林尼治盛宴招待法国派来的安排玛丽公主与法王或王子间的婚事之诸使臣,先是举行盛大的比武,有三白枝矛枪折断,随后是歌唱跳舞,至夜半,国王及使臣等与另外六人退席,化装为威尼斯贵族,又复归来,与贵妇跳舞,国王选中了安卜伦云云。
   --《亨利八世-梁实秋译》
   】
   【于是突然爆发(|脾气火爆的人,喷出火焰,轻微的喷发或爆炸|喷涌)了某种泥炭(|草皮)着火,】:这是说二人爆发了爱情之火,表面上是说冲突。
   
   【每当气流(|施洗,阴茎变硬,拓夫)把她的衬裙(|泥炭)吹起来,】:这是一幅生动的爱情诱惑的画卷,其中带着色情的意味,爱情和色情很难区分开,没有性,爱情什么都不是,累死你,呵呵。“气流(|施洗,阴茎变硬,拓夫)”就是赤裸裸的性交场面。
   【为你准备一个湿漉漉的陶罐(|摆好茶具|茶已湿,茶已备好(也指性交),泡茶,把沸水倒入茶壶|茶,《为二人泡的茶》)时,】:这里更进一步暗示性,“湿漉漉的陶罐”就是女人的阴户。“把沸水倒入茶壶”表面上是说泡茶,实际上是说射精。
   
   【我的面包(|口渴|谷物、食物),说个不停(|托尔卡河),永远(|女孩、少女、妓女):尽管】:这是说二人的甜言蜜语,得持续不停地说,直到动了刀枪以后,呵呵。
   
   【(狂欢的(|纵酒作乐的|谩骂|唤醒,使苏醒)生活当然(|总是,持续地;是的)证明了罗兰之死,】:罗兰死于口渴,“狂欢”也是如此,过度消耗精力导致口渴。
   【当赢得力量的葡萄酒让可怜的胜利者死了(|反对,抵抗)时),】:葡萄酒医治口渴,“赢得力量”,但这时候,“胜利者死了”,可能是来晚了,也可能是喝晚了。
   
   【生意一直就是生意,在千年期的一千(|一罗马里)期间,】:这又是一句格言。而且也是罗马式的格言。前面说年轻人不懂人生,老年人没有干劲,这里的格言大概就是批评年轻人不懂得“生意就是生意”这个道理。
   
   【而我们混杂的种族对这些向来是一点也不在乎,发出三声嘲笑(|为绿、白、金(三块污点)欢呼三声|红斑,白斑,绿斑|三次欢呼):】:这大概是批评“我们混杂的种族”不像罗马人那样注重实务,“这些”指后文说的那些事情:“葡萄、葡萄藤、酿造”等等,这些都是实务,符合伏尔泰的格言“种咱们的园地要紧”,但我们的“种族”对这些不屑一顾。
   【比如说葡萄、葡萄藤、酿造,以及尼乌阿姆斯特丹(|尼乌阿姆斯特尔|阿姆斯特尔河)的彼得,圣保利(|保罗|拆东墙补西墙),那里是妓女们的聚集地,罗马人拼错了他的结局,他死在南美洲(|吃晚餐|真相、真理|南方)】:“葡萄、葡萄藤、酿造”是生产,“彼得”是指买下曼哈顿岛的荷兰殖民总督,对美洲的殖民也是实务的一部分,而这些,“我们混杂的种族”都不重视。
   
   【(即便是一个正常的宗教狂热分子(|女性生殖器|天主教),这也会给人适合煎炸的鸡(|化缘修士)),】:这可能是批评爱尔兰的“宗教狂热”,但即使狂热,也是要吃饭的,只有实务才能提供日常的一切,而不是宗教狂热。
   
   【这旧世界的信,记载着它们的风化(|暴风雨天气,暴风雨),婚嫁、埋葬以及自然选择,】:这里又回到了维科的四循环主题,来自于过去的信记载了大自然的历史。
   
   【如今已堆积(|填满|来|顶点;装载,超载)到了我们手中,】:信和世界现在都到了我们手中。
   【还很新鲜(|时髦的|直率的,坦率的,大胆的),全能女仆,就像一只老茶杯,装着一杯茶。】:大自然当然可以是“新鲜”的,但信就未必了,当然信的内容对于现在的人也会是“新鲜”的。
   “全能女仆”大概是说大自然,和时间无关,总是如此循环。
   
   【当我正在加热我的碟子(|浸透,浸泡|深盘)。哈哈!当你在热(|使变冷|烫伤)你的荷兰炖锅(|人的嘴|典型的荷兰语|棚屋)时。】:世界到了我们手中,我们就得按照世界的规律来操控它,首先是我们要生活,锅碗瓢盆当然是最重要的事。
   【呵呵!她讲述(|脚趾)了小镇的故事(|《桶的故事》)。呼呼!】:而我们生活的事,就是我们的故事。
   
   【读书札记】
   
   2025.10.19.
   读完《外国著名作家的必读短篇小说集套装8本:最后一片叶子:欧.亨利短篇小说集-(美)欧.亨利著沈樱译》,14.1万字。
   这套丛书,除了乔伊斯的短篇这本以前读完,这次没读外,全部读完。
   书摘:
   【
   当你爱好你的艺术时,就会觉得没有什么牺牲是不能忍受的。
   】
   
   
   【精彩时事简评】
   
   1.击毙川狗,人人有责!
   川普当着全世界的面问泽连斯基:我要建一条海底通道直通俄罗斯,你觉得怎么样?
   
   美国亡国灭种,活鸡巴该!
   击毙川狗,人人有责!
   
   【原理通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0-22 12:0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