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撒诗歌奖”已经评了三届,韩庆成、巫小茶、周瑟瑟三位诗人先后获奖。不定期从《滴撒诗歌》上重点作者中评出,不设评委会,由诗友们平时议论和争辩,时间长达一年,到时花落谁家自然成。下一届还要搞。宗旨是,坚持汉语诗歌的民间立场,鼓励坚持先锋诗歌写作、勇于文本探索的优秀诗人。标准也在这里面了。
用评奖的方式来炒热诗歌或用诗歌的方式来炒热其它也并非什么坏事,更不违法,说明诗歌“有用”并进入了社会大系统。再说,比如娱乐圈等,这点蝇头小利又算得了什么?写诗的人不是有点可怜吗?暂不要去争什么“短期”“长期”之类,这此也不是我们这一代人所能定得了的。诗歌奖大潮倒不一定“预示着一个繁荣时代的到来”,虽说有点关系,因为诗歌的繁荣是由某种深层次的因素所决定的。我还注意到,大多诗歌奖的评选标准比较注重诗歌的责任内容而忽略形式因素。总之,诗歌奖给诗歌带来的契机或噱头都有。
我看很多诗歌奖的奖金都不菲,靠诗歌本身当然不行,诗歌产生不了金钱,显然是诗歌之外的来源,那么,诗歌奖的内因或动力源也就是诗歌之外,如大量的诗歌奖与当地政府有关,最突出的是炒热旅游业。因此,目前出现的“诗歌奖疲劳”现象会引起有识人士的某种犹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