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重阳新韵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阳《新韵说》(论文选编)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15-10-7 15:11 | 只看该作者
从“一行诗”谈起


重阳jm



    1979年10月号《诗刊》发表了一首所谓诗《雾》:“你能永远遮住一切吗”(作者麦芒),被称为新时期国内刊发得最早的“一行诗”。不久在报刊上引起艺术争论:是“一首别开生面的讽刺诗”,或“只是一句反诘的话”。“艺术争论”的结局如何呢?从以后这首诗被侵权,还引发了一场“版权诉讼案”(作者胜诉),被全国数十家报刊媒体相继纷纷报导。又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定为1995年“大世界基尼斯之最”。1997年被《基尼斯纪录大全》录入,今年又被《基尼斯十年回顾精选本》选入。再结合当前诗界状况,不难领悟当年“艺术争论”的结局是多么令人啼笑皆非!
    正如《雾》作者麦芒所说:“谁能料到,一首只有九个字的一行诗《雾》竟会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给我带来这么多的意外与惊喜,三十年后的今日仍没有被人忘记。这恰恰印证了那句老话:大千世界,无奇不有。”那么,究竟“奇”在何处呢?《雾》作者麦芒所谓的“奇”是哪些,暂且不作考究。笔者所要谈的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当年“诗刊”发表了“一行诗”,使其具有了“版权”。并称为新时期国内刊发得最早的“一行诗”。如果不是所谓的“一行诗”“最早”的发表,让“一句话”成了“文艺作品”并具有了版权,就不会引发以后一连串“奇”的发生。所以,造成后来一连串的“奇”呀“怪”呀的发生的“罪魁祸首”是《诗刊》!
    其二是当年曾发生的那场“艺术争论”竟然没弄清“诗为何物”。确切地讲,是没有制止“一句话”作为“诗”而在社会上流行,致使无韵短诗的更加泛滥。说明当年那场所谓的“艺术争论”似乎扯皮!豺狼当道,论而无争,正不压邪,未能“拨乱反正”。
    其三是诗界30年来仍未弄清“诗为何物”。本来,诗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的文体。就是说,至少要有四句能形成节奏和韵律的话才能成“诗”。明确地讲,一句话是不能成为“诗”的。而当今诗坛,早已打破了当年“最短的”九个字的“一行诗”,已出现了八七六五四三二直至一个字的“诗”。这不但是诗界的笑话,也是民族的耻辱,诗国的悲哀!
    其四是“一行诗”引发了版权诉讼案,被全国数十家报刊媒体相继纷纷报导,竟然没有戳穿“一句话”成了诗、成了文艺作品并取得了版权的鬼把戏。特别是导致法院判案有据。这是何等的荒唐!纯属《诗刊》酿造的一场恶作剧。说明我国新闻界和法界对“诗”何等无知!
    其五是“一行诗”的确立,引发了“无韵短诗”的澎涨,更加促使无韵诗的泛滥,使本来就混乱的诗坛更加混乱!既然一句话,几个字,甚至一个字都能成诗,那么天下所有的人,个个都是诗人啦!如此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就是一首“诗”,儿童的第一声“妈妈”就是一首伟大的“诗”了!事实上,早已有人这么说了。
    其六是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的凑热闹。以“内容最短的版权诉讼案”确认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那么,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这一作为的自身不也是一项“基尼斯之最”吗?如此说来,世界上或人类历史上最短的“一字诗”岂不也是一项“基尼斯之最”吗?况且,这项记录将永远无人打破,除非将来出现了“半字诗”或“无字诗”。
    其七是“一行诗”引发侵权案之后仅三个月,诗作者便被“破格录用为国家干部”。说明政府在人才取用上的“趋炎赴势”。在此,我为天才的麦芒先生表示祝贺,他由“一行诗”发迹,当上了国家干部,许会由此而仕途腾达。同时我又为他表示惋惜,他会由此而沉迷于无韵诗之误区,囿才华于岐途。通过他近期出版的“麦芒诗选”可以看出,他仍致力于精短无韵诗的创作。正如他自己所说:“这些小诗统称为四行体,即每首四行,两行一节,可押韵亦可不押韵”。说明他对诗的概念仍还模糊:“可押韵亦可不押韵”。这正是《新华字典》中对诗概念错误解释的流毒所致的典型受害者。他与千百万个无韵诗追随者一样,至今没弄懂“无韵不成诗”的道理。然而,值得庆幸的是他受流沙河的影响,弄懂了诗有“启承转合”的道理和至少要有四句才能成诗的道理。但遗憾的是他似乎仍不明白为什么诗至少要有四句。因为诗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的文体。而韵律至少要四个有节奏的句子才能形成。可喜的是他在“探索的路上”有其名师欧嘉年的提醒:“不能自囿于一体,更不能以行害意,削足适履。”但愿,诗人麦芒能不断地“实验与探索”“风正一帆悬”,“在习诗的道路上”早有发现,尽早走出误区,“让我们的诗歌,跟音乐结缘,诗韵悠扬”“让那些非诗和非诗的因子远离诗坛吧”!
                                                             2004.10.15
    注:文中引号里的某些句子,见《往事难忘》《风正一帆悬》《麦芒诗选》(后记)。
首发2004年10月《新韵》总44期。
转载《中原风》158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15-10-7 15:12 | 只看该作者
浅 谈 意 味 主 义


重阳jm



    《淮风》2000年夏季号,在意味诗话中有这样一句话:“意味,一种境界,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意味诗的创作与阅读,这是一种天份与缘份。”我自知没有那种天份,也无那种缘份进入那至高无上的境界,无缘也无份谈论意味诗。但是,既然在诗界响当当地提出创造和发明了意味诗,并且大块大块地发表出来,也不能不让人刮目相看,也不得不让人说五道六了。因此,杂在人群中,听人说多了,自已也未免瞎参乎几句,随便说说而已。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否,也不可知。
    诗有味才可读,也耐读。中国自古不提倡无味之诗。意境是诗的精气,诗若没了意境便成了诗尸,也是难以流传的。流传远古的诗经及流传至今的千古诗篇,之所以至今仍烩灸人口,几乎童叟皆知,意味使然也。真不知当今的意味主义者及其追随者是怎么将意味诗“作为当今至高的艺术表现形式”而又“悄悄地化开人们冻结的意识形态的。”说一千道一万不如拿来他们的作品看一看:

    旅梦
灰马背上  端坐
飞奔的幽灵  见鬼
说鬼话
让失调的太阳  照亮
坟墓中的  神秘
分泌的白与黑
和其它颜色
调配上青天的露水
随便涂抹
一些传说

    这“至高无上的境界”的诗篇读完了,其“意味”是什么?不能说!因为“意味是不可说的,说出口的,便不是意味”。 那么,这“至高的艺术表现形式”的“意味”终究“化开了”多少“冻结的意识形态”呢?暂且就跟“不可说”一起“不可说”吧。先听听意味主义者的解释吧:“意味诗是我们的方舟,它的质是艺术的诗歌的精髓或本质,它的长和宽伸展到艺术的各个领域,载重吨位可以容纳尽可能有的艺术时代。…… 不是纯净的‘心地善良’者最终上不了船。”也许我不是“纯净的”“心地善良”者,自然上不了它们的船。只能毛骨悚然地读着它们的文字,盲然地遥望着它们那“可以容纳尽可能有的艺术时代”的艺术。似乎懂得了“最终解释人类的是诗,不是唯物论”。

    背
流不动泪人便老了
老了必须回去
回向远山
回去是一张  背
背向我们
然后向陌生里去

于是我们坐下来看一幅时代的背景
但偶而有背转身,人是熟人
已经没有名子   

    这“回到意味中的文字”和“回到文字中的意味”终因“没有名子”还是“不可说”的好。“意味诗的本质是一种大境界。是一种需用生命感悟的大境界。”它“类似‘禅境’却是入世的”。

    散步
他散步,步子老散
路的意识  让他深
他挥一挥手又浅了
浅了  经过桥

她笑笑
天没现伤口也不愈合

    也许就是这样大境界的诗才说明了:“没有比意味更接近诗的,也没有比诗更接近意味的”伟大理论的体现。这就叫着:“意味诗的最高境界是‘无’,‘无’不是没有,是一种存在,一种超越凌驾于万有之上的大有”。

    窗
风雨飘摇  风铃凄切
云在空中捉摸不定
一条河水匆匆无声

灯光悠悠地睁着半明半眯的眼
音乐轻轻飘浮
结满雨滴的雨伞
开在地上
其实,那扇窗子若有若无

    意味主义的大旗立起来了。“标志着新诗的本质探索已步入正轨。”原来,八十多年的新诗探索,到了今天才步入了正轨。如此说来,以前几十年的新诗探索都是“歪道”上的东西了。怪不得新诗那么不得人心,原因竟在这里!所以才“有理由相信,文学史和诗史将不会忘记今天这一页。”
    诗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的文体。然而,在意味诗群里却没发现一首是有韵律的。所以似乎可以说意味诗不是诗!所以可以肯定的说,意味主义这“文学史和诗史将不会忘记的一页”也不是什么“正道”上的东西。因为,在说意味诗走上“正轨”的时侯,它早已经脱了轨。所以,那些“在接触到意味诗后到今天,我企图为它闯出一条跑道”的人们也就枉费了心机。因为,再跑也难免那一片无力的苍白和那些空虚的无奈。

    垂钓
把满腹的经伦
投进河底  聆听
智慧的空白

    那么,“意味的信仰是崇高而博大的!”便成了一句吓人的空喊。所以,“举一只手在今日,我们向中国诗坛呼唤……”的举动也便成了呼救的信号。
     Adiao!(别了)可爱的意味主义!
                           2005.02.10
    (文中的引语,见《淮风》2000年夏季号内)
首发2005年2月《新韵》总46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15-10-7 15:13 | 只看该作者
也谈“诗之谜”


重阳jm



    近读“诗之谜”(见《中原风》报2005年元月号总第47期,作者麦芒),顿悟“诗如爱之谜,求解是徒劳”的道理。但总觉得,诗如人,不会不被识。如果有谁连人是何物都不知了,那他必定是病得不轻了。该文开篇便说:“什么是诗?诗是什么?一千个诗人,或许就会有一千个回答。”这话真让人糊涂:是说一千个诗人有一千个相同的回答呢?还是说一千个诗人有一千个不相同的回答呢?假如是说一千个诗人有一千个相同的回答,虽然有点儿夸张,但还算清楚明白。若是说一千个诗人有一千个不相同的回答,那就不但是夸张而且是不清楚不明白太糊涂了!正如问:什么是人?人是什么?如果一千个人都是相同的回答,这很自然并不奇怪。如果一千个人有一千个不相同的回答,那就让人糊涂了。难道还有谁不知道什么是人?人是什么?这一千个人中不会都是病得不行了的糊涂了的辨不出人和猪猫狗了的神经病人吗!这其中不该也包括作者自已吧!
     诗的内容、意境,内涵可以是谜,但诗的形体不应该是谜。人们在看书报刊时,一眼就看出这是诗那是诗,或者人们常常说这是诗那是诗。如果诗像谜一样的难辨或不可辨,又怎能知道它是诗呢?就连作者自已不也常常在写诗读诗吗?难道你竟然不知你所写所读的是些什么吗?然而,如果说当今的诗人不知诗,倒是一个很贴切的话题!
   诗和人一样,其形体是可辨的,可知的,不是不可解的谜。诗和文之别在于韵,也是可辨的,可知的,不是不可解的谜。当今的诗人不知诗,不知诗与文之别,问题不在诗,也不在文,而在人。诗文不迷而人自迷,是人为的。这正是中国当代诗坛的悲哀!不管外国人怎么弄,中国人有中国人的特征,中华民族有中华民族的特殊性,传统性。在中国,诗文有别,其形体结构各有特征,这是国语大法所决定的,容不得什么人的瞎胡闹,不管他地位有多高,名气有多大!
    且看下文:“…… 但是像“香花闻多了,使人头昏;毒草也能治百病,例如一枝蒿。”(见1958年《云南日报》)。像“……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见鲁迅《野草》)。前者是一个医务人员在整风反右时的发言摘要,后者为现代文豪鲁迅先生一篇题辞中的两节,它们既没有诗歌特定的外在形态,也谈不上韵与不韵——你能说它不是诗吗?”
    作者麦芒在这里例举了两段文字:一是一个医务人员在整风反右时的发言摘要,一是现代文豪鲁迅先生的一篇题辞的节选;一是大报文摘(云南日报),一是文豪著作(鲁迅《野草》)。作者“拉大旗作虎皮”很狡诘的一问:你能说它不是诗吗?在此,我也反问一句:“既没有诗歌特定的外在形态,也谈不上韵与不韵”的文字,你能说它就是诗吗?
    是诗不是诗,是由文字自身的韵律和形态结构决定的,不是由什么人来决定的。“说是就是,不是也是;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不是学术理论!“指鹿为马”不是学术态度!君以为然否?
    一千个人,一千个面目,但都必须是人;
    一千首诗,一千个样子,但都必须是诗。
                            2005.04.25
首发2005年5月《新韵》总47期。
转载《中原风影》157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楼主| 发表于 2015-10-7 15:17 | 只看该作者
民 族 性 与 独 特 性


重阳JM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许许多多的民族,它们各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可以说,各个不同的民族,主要是通过其民族特性来区分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民族特性就是民族的根,就是民族的魂,就是民族的生命!
    所谓民族特性,就是民族的独特性。独特性,就是独一无二的。而人类共性,各民族共有的,则不能以其区分民族。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民族,也没有完全一样的人,就连双胞胎也不完全一样。
    那么,中华民族的独特性是什么呢?语言,文字,生活习性,历史文化的独特性代表着民族的独特性。而文化特性则是民族特性的关键、内涵和精髓。因此,坚守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就是坚守中华民族的存在。
    有人说,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身份证。的确,一个国家的文化地位与这个国家的国际地位息息相关。只有维持好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才能实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基于保护本民族文化的共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起草的《文化多样性公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认可。各个国家都应该也都必须维护自己的文化形象。
    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母语,是当今中国的法定国语。汉语的独特性,正是中国文化独特性的核心。在当今网络时代的文化对抗中,千万要确保汉语不要在网络时代信息高速公路上消失。而现实则令人担忧!不是吗?在崇洋大潮的推动下,在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的呼声中,出现的全民学外语,诸多国产品中汉字的消失,特别是电子产品的外文化。难怪老外早就叫喊汉字不能输入电脑,不适应网络时代。中国人也跟着叫喊要革汉字的命。然而,王码的出现将汉文化引入了信息时代的新高峰。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历史事实雄辩地证明了古老优雅、意味隽永的汉语体系是中国五千年文明最优秀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记与传统载体。中华民族清晰的文化脉络,经过了漫长岁月的变迁,已经成为了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在高科技的发展中,经过信息高速的洗礼,勇敢地冲上了网络时代的前锋。
   文化代表着一个社会的智慧,一个国家的力量,承担着直面现实、维护信仰、创造理想、熔铸灵魂的重任。在西方文化冲击中国文化的时刻,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中国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打造中国的文化身份,树立中国的文化形象,提高中国的文化影响力,从而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这是中国在新世纪的当务之急!对中国来讲,20世纪无疑是一个走出物质贫困的世纪,21世纪应该是也必定是一个走出文化贫困的世纪。然而,事实上我们却有着太多的遗憾。别的且不说,就只诗歌界而言,中国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无韵诗的泛滥,特别是一行诗的出现,甚至一句话、一个字皆为诗的荒唐,还叫喊着要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国学知识匮乏症”者的洋相、丑态,真是足以令人心寒!中华民族的诗歌,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的诗歌,无韵不成诗。节奏和韵律是中华民族诗文化的独特性,是中国诗的根,是中国诗的魂,是中国诗列于世界诗歌之林的标志。我们理应保护它,坚守它。然而,可爱的中国无韵诗人们,经过了八十多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将它拼杀得一干二净,中华民族诗文化的独特性终于不见了踪影。民族特性的消亡,就意味着民族的消亡。因此,在这里也就意味着中国诗文化已经在中国无韵诗人们心目中的消亡。真不知中国无韵诗人们将置中华民族诗文化的亡灵于何处!
    坚守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坚守中国诗文化的独特性,是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诗人们的神圣职责!中华新韵的兴起是民族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是历史的必然!
                                                           2005.05.24
首发2005年6月《艺苑》总169期。继发2005年9月《新韵》总50期。
转载2006年4月《世纪瞭望》总82期及《作家报》《大风筝》《芳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楼主| 发表于 2015-10-7 15:18 | 只看该作者
也谈“独句诗”与“独字诗”


重阳jm



    近读诗人麦芒的短文《“独句诗”与“独字诗”》,此短文与麦先生的其它诸多文章一样,首先将其成名大作《雾》的光辉历史炫耀一通。之后,便将“独句诗”引到了“独字诗”,并例举了《生活》:“网”。诡秘地示意“独句诗与独字诗的争论仍在继续,莫衷一是。”进而又讲演了《核战争》:“0”的内涵与辉煌。从而讲到:“独句诗与独字诗”“之所以得到读者的认同与喜爱”“是因为它具有诗歌的基本元素,既有‘意’又有‘象’,而且这个‘象’又有多解,令人回味和遐想”。麦先生特别告诫说:“解读这类诗歌切莫忽视和小看诗的标题,诗题和诗的内容常常是‘意’和‘象’的相互补充和巧妙配合,不然就会造成阅读上的障碍与困难。”文章最后极其威严地告诫道:“倘若没有新奇的艺术视角,没有独特的“取象”工夫,没有高度凝炼的语言把握,没有足够的才气和灵气,最好别轻易碰它,稍不留心,就会滑向谚语、格言或广告词的泥淖,那就‘得不偿失’了。”
    一篇不足千字的短文,在自我炫耀和神秘的说教之后,是一连串的“忠告”抑或恐吓,十分露骨地示意,只有麦先生那样“有新奇的艺术视角;有独特的取象工夫;有高度凝炼的语言把握;有足够的才气和灵气”的非凡之士才能写出“独句诗”或“独字诗”,一般人“最好别轻易碰它”。并污言“谚语、格言”是“泥淖”。而只有麦先生这样的“非凡”之士,才能跳出“泥淖”而“得能偿失”。
    最近出版的《中国现代格言》大典,收录了千万条现代格言,我想他们大概也许可能都是怕“得不偿失”而不敢称“独句诗”才勉强“滑入”格言之“泥淖”的吧!
    那么,所谓“独句诗”“独字诗”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统观已有的或已出版或已成书的“独句诗”或“独字诗”,都并非“独”,而是“双”。正如麦先生所言:“诗题和诗内容”是“相互补充和配合”的。也就是说,“独句诗”“独字诗”的“诗题和诗内容”是连为一体的,如果离开了“标题”则毫无意义,一无所是。所以所谓的“独”是不存在的。实际上,它是两句而并非一句或一字。况且,一个字的就一定是诗么?1968年4月,美国《明星晚报》就约翰逊总统竟选失败发表社论,题目是《约翰逊》,正文只有一个字:“好”。这何尝不是一首卓著的“独字诗”呢?况且比中国人的“独字诗”早了十多年。《世界吉尼斯记录》何不凑个热闹,记下这一最短的“独字诗”呢?
    记得某百货商场开业之初,曾在某大报上刊登广告:一个整版上端只有一行小字:“百货商场开业”,整个“空版”上没有一句广告词。这何尝不是一首伟大的“无字诗”啊!它何不进《世界吉尼斯记录》占一席之地,传世界之名呢?它之所以不敢称“无字诗”或许大概可能是怕“滑向”广告词的“泥淖”而“得不偿失”吧!
    至于说到“诗的基本元素”(确切的讲应是“要素”),麦先生特别强调了“意”和“象”。然而,诗的基本要素不仅仅是“意象”,也不仅仅是靠“象”的“多解”及“回味与遐想”,而首要的应是“节奏和韵律”。因为“无韵不成诗”,没了“节奏和韵律”诗也就不存在了。“意象”对于诗固然很重要,然而单凭“意象”是构不成诗的。“意象”再好的无韵文字也成不了诗!
    诚然,“独句诗与独字诗的争论仍在继续”,但不是“莫衷一是”。而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无韵的文字不是诗,独句独字不成诗。“避韵”之徒借“百花齐放”“改革开放”“多元化”等等之名,崇洋媚外,叛道逆族,乞食洋垃圾;伪造“洋诗”,不知羞耻,还洋洋得意。早已被国人所嗤,还自美谓“莫衷一是”。真不知是自慰乎?还是互慰乎?这才真是“莫衷一是”矣!
2005.11.21  
    首发《艺苑》继发《新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15-10-7 15:19 | 只看该作者
解读中国诗歌队伍的“断层”


重阳jm



  通读当代青年诗人的诗,发现一个共同特点是“避韵”现象。这种现象的普遍性,既可追责于老一辈新诗大师们的误导,也可归罪于《新华字典》等一些权威辞书的误导。它们把“无韵诗”推上了中国诗坛,并极尽全力吹捧和标榜,闹得青年人朦头转向,闻韵则忧,言韵而羞,避韵不及,觉得只有无韵才光彩。这真是中国诗坛的一大荒唐!从而致使无韵诗尽管有人写却没人读,进而导致写者厌恶,不若弃之。这就是造成当代中国诗歌队伍“断层”的重要原因之一。难怪2005年在山东泰安召开的世界诗人大会上,来自40多个国家的诗人齐聚一堂,而入会人群中却难觅青年人的踪影。
    有记者在山东、天津一些高校调查发现,由于年轻人忙于考研、留学,根本不读诗,不写诗。他们不仅对中国诗歌的流派不了解,甚至不知道诗为何物,对诗的定义竟然一塌胡涂,甚至一无所知。而当今的一些青年诗人中,则大多数是无韵诗的奴役。而无韵诗不是诗,所以他们也枉称中国诗人。据统计,中国诗人中90%以上为50岁至60岁的老人。
    中国诗歌协会副会长屠岸认为:诗人在精神上是富有的,但实际上大多数贫穷。在商业思潮的冲击下,愿意主动接触诗歌的年轻人少了,诗人队伍出现了“断层”。湖南湘潭白石诗社副社长周诵明认为:现在高中分文理科,一些喜欢诗歌的学生,在分科后天赋和兴趣就被扼杀了,年轻人不读诗不写诗与这种实用主义的教育有莫大的关系。山西太行诗社副社长常同华是一名农民诗人,现已出版了五本个人诗集,但他的孩子或是亲戚中没有一个写诗的。他说:“出版书的钱要自己掏腰包。儿子常说当诗人不能养家糊口,对此我无言以对。”这真是“一石击起千层浪,一语言中万人心”。中国诗歌延千年,从未有以诗为食的诗人。诗是抒情的工具,不是讨饭的筐子。以诗养家糊口,这家是养不起的,这口也是糊不了的。
    中国诗歌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的文体,无韵不成诗。中国诗歌源远流长,辉煌灿烂绵延几千年。在漫长的颠波岁月中,几经波折,却从未间断过。难道在文艺繁荣的现代中国竟然就“断层”了吗?我认为,所谓的“断层”只是表面现象,或者说是对诗概念模糊所致,从而造成对中国诗歌的发展现状认识不清,甚至误解。特别是对中国诗歌的变代——新韵诗歌的发展状况不理解,因而看不见中国诗歌的发展形势和方向。以老传统的目光看世界,或被无韵诗的乌烟瘴气蒙蔽了眼睛,所以看不到新韵诗歌的发展事实,从而得出中国诗歌“断层”的结论或疑虑。
    其实,中国诗歌发展到当今的新韵时代,中华新韵诗人不断涌现;新韵诗歌在各种书报刊上闪亮出现,且日渐增多,发展迅速,震惊了诗坛。在文艺队伍中,新韵歌词层出不穷,广泛久远地传唱着。新韵理论体系的出现,《新韵谱》的面世,都为新韵诗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更可喜的是,新韵诗歌附载于曲谱中,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多姿多彩,鲜活灵动地展现着,青少年歌者是其中强大的生力军。新韵歌词成了中国新韵诗歌的佼佼者,借助于现代高科技的传媒,快速,广泛地传播着。新韵歌词是中国新韵诗歌的光辉使者,代表着中国新韵诗歌的发展方向。中国诗歌队伍并没有出现“断层”,而是在层出不穷地健康茁壮地成长着,其中不泛青少年。当然,如果目光转移到中国的传统诗词和无韵诗上,其前途渺茫确是令人悲叹,担心其“断层”或断代就不足为怪了。因为青少年不喜欢僵固的古体格律诗词,而他们所传承的无韵诗又不是中华民族意义的诗,直言之,它根本就不是中国诗。所以,尽管他们人多势众,却是白费心血,制造了一大堆诗垃圾,对中国诗的发展毫无益处,反而制造着诗形式诗观念混乱的毒气,毒害着人们,特别是毒害着青少年下一代。恐怕这就是人们担心中国诗歌队伍“断层”的重大原因吧。
                2005.12.06
首发2006年2月《艺苑》总177期。
转发2006年2月《作家报》总614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2015-10-7 15:20 | 只看该作者
“引 进 毒 蛤 蟆” 的 反 思


重阳jm



    七十年前,澳大利亚政府从海外将百余只毒蛤蟆(学名蔗蟾蜍)引入昆士兰州,用来对付吃甘蔗的昆虫。然而未曾想到,这些蔗蟾蜍不仅胃口大,而且繁殖速度快,用它们消灭害虫的目的非但没有达成,反而演变成一场生态灾难。现在,科学家又发现,它们的进化速度惊人,已经进化出长而有力的后腿,生存能力剧增。蔗蟾蜍体态丰满,模样丑陋,有毒性,而且不停地变异,一代比一代的后腿更长,跳越力更强,活动范围越来越扩大。目前,这一重两公斤的毒蟾蜍已将活动范围扩展到澳大利亚热带和亚热带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地区,无情地挤压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已形成一场极为严重的生态灾难。
    由此而想到了中国在八十多年前引进西方无韵诗的情景,如此多么相似!二十世纪初,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极力推行白话文,一股以“打倒传统”为口号的激进派,将中国的汉语,汉字都列入了打倒之列,更何况传统的格律诗词?那时,有几位崇洋诗人,将外国分行的散文当作诗引进中国,称之谓自由白话诗。学习外国人的样子,强调意象,不讲韵律,自由发挥,无拘无束,可谓极具时尚,迅速被人效仿,并迅速地变异,更新换代,迅猛发展,风靡全国,将中国传统诗词挤到了几近灭绝的边缘。至今,已谓之与国际接轨,妄称为中国诗坛主流。
    中国无韵诗的泛滥成灾,严重地破坏了中华民族诗文化。中华民族诗歌的传统性,独特性,被抛弃一尽。特别严重的是,《新华字典》等一些极具权威性的辞书,竟将诗的定义篡改得稀里糊涂,自相矛盾,严重地混淆了诗概念。致使当今的青少年不知诗为何物,甚至一些大学教授竟然也弄不清诗是什么?当今中国不仅有各种无韵诗专刊专集,各类报刊杂志充塞进了无韵诗,甚至各级学校乃至高等学府的教科书中也塞进了无韵诗,并美其名曰:中国的现代诗,现代的中国诗。本来,中华民族诗歌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的文体,无韵不成诗。现今,不但无韵也成诗,而且一句话也成诗,甚至一个字也成诗,这是何等的荒唐!这难道不是中华民族诗文化的一场大灾难吗?这难道不是东方文明诗国的一大悲哀吗?!
    澳大利亚引进毒蛤蟆泛滥成灾,中国引进无韵诗泛滥成灾,科学与现实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2006.04.20
   首发《艺苑》转发《芳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楼主| 发表于 2015-10-7 15:20 | 只看该作者
纪念艾青,坚守中国诗歌的民族性


重阳jm



    正值中国新诗大师艾青逝世10周年之际,回顾一下艾青对中国新诗发展的影响,认清历史,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警示自己,教育子孙,都应该是大有裨益的。
    艾青是中国二十世纪伟大的诗人。被誉为中国诗坛“泰斗”。他的诗,他的诗论对中国甚至对世界都有极深远的影响。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中国历史上,二十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新诗的出现,开创了中国新诗发展的先河。从此,中国新诗经历了八十多年的峥嵘岁月,如奔腾的江河,汹涌澎湃地进入了中国诗歌的主流航道,这其中不乏艾青的丰功伟绩。
    中国诗歌,也就是中华民族的诗歌,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的诗歌。从远古到现代,节奏和韵律始终是中华诗的命脉,是中华诗的传统。因此,中国新诗本应在中华民族传统的基础上产生、发展与壮大。
    中国诗歌为什么一定要有我们自己的民族特性呢?艾青说:“我们民族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风格、习惯,我们人民有自己的气质和风度。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和地理环境,也和别的国家不一样,我们有自己的文化传统,有自己的欣赏趣味和审美观念。”艾青说:“凡是真正现实主义的作品,一定具有民族气魄。……我们的作品具有民族的风格,人们才能看了我们的作品认为是中国诗人的作品。”
    中国新诗之始,本是有韵之诗。辛亥革命前,1906年冬到1908年夏,少年毛泽东在家务农时写过一首《耕田歌》:“耕田乐,天天有事做。近冲一垫田,近水再垫望,多年副产积满仓。农事毕,读书很馨香,坐待时机自主张。”这是一首地道的有韵自由诗,比1918年1月15日《新青年》上第一次发表的胡适、沈尹默、刘半农的9首白话诗早了十年。而胡适所发表的第一首新诗也是有韵之诗。之后的一代诗宗郭沫若的许多新诗都是有韵之诗。郭老还告诫人们“节奏之于诗是她的外形,也是她的生命。”
    艾青提倡新诗要押韵。他说:“我同意鲁迅的主张,押大致相同的韵,废古韵,以现代语言的发音押现代的韵。”他对诗韵有独特的看法:“韵的运用方法有三种:一种是用在每句起首一字,一种是用在每句末尾一字,也有用在每句的任何一个节拍中的。而现在一般对韵的用法,多只注意每句末尾一字上。”
    艾青的诗讲究韵律,有些较长的诗都是一韵到底的。艾青的诗韵,押得自然,灵活,押得不见痕迹,造成一种独特的气韵和节奏。
    对于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艾青说:“社会主义的内容,民族的形式,是我们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同时说:“在文学上,所谓形式,里面包含着体裁、格式、结构、手法、风格、韵律等。”
    艾青说:“文学语言是经过作家的选择、冶炼、重新组织的语言。”要“为新的形式与新的形象创造新的语言。”他认为诗语言“必须是以日常语做基础的”“最富于自然性的语言是口语”“深厚博大的思想,通过最浅显的语言表现出来,才是理想的诗。”
    艾青说:“诗还是应写得让人看得懂,要是看不懂,怎能叫人感动呢?”他用口语写诗,自然流畅,好读易记,感人至深,雅俗共赏。艾青的诗语有一种弹性力和流动感,读之有如行云流水,飘然荡漾。
    诗的“散文美”是艾青提出来的,对此他有论述,有实践。艾青说:“强调散文美,就是为了把诗从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的风气中摆脱出来,要以现代的日常所用的鲜活的口语,表达自己所生活的时代——赋于诗的新的生机。”他的诗如李白的诗句“天然出芙蓉”,形随意合,自然巧成。艾青的诗朴素、单纯、集中、明快。他的不少有韵诗,就是“新韵”的最好典范。艾青的诗,真情的抒发,多样的形式,独特的押韵,内在的节奏,朴素的语言,散文的美感,对新韵诗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和影响,不愧为一代诗宗。
    艾青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也是一位天才的诗人,并且充分地发挥了他的创造性。他不固守陈规,并能汲取外来的精华。他的诗是属于自己的,也是属于全中华民族的,也是属于全世界的。
    但是,我们是辩证唯物主义者,承认世无完人,事无俱全。艾青是人不是神,自然也有他的不足之处,我们不能忽视,更不能盲目崇拜。“散文美”不是“散文化”,更不是“西化”“洋化”。艾青早年的诗,受西诗的影响较深,写了不少类似外国译诗的无韵诗,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了很坏的影响。特别是广大的当代诗人们错误地理解了艾青“散文美”的主张,错误地模仿他的无韵诗,将诗写得更散,散得象一堆乱麻。更有甚者,不着边际地堆砌文字,诗语怪诞,语意玄奥,晦涩难懂,再加上无节奏无韵律,完全没有了诗模样,其实根本就不是诗了,从而给诗坛造成了极大的灾难。
      艾青曾明确而严厉地指出:“……那种诗(没有中国情调的无韵诗),假如在作者名字下面加上个‘译’字,我们就会以为是外国人写的,因为那种诗没有中国诗的气味(韵味)。我自己就写过不少这类的诗。”艾青早期的那些不是中国诗的“诗”,艾青自己早已否定了它。而现今的一些新诗大家们仍将那些诗搬出来大加吹捧甚至吓人。特别对青少年们吹捧为“泰斗”的“珍爱的”诗。这简直就是对“泰斗”的亵渎!他们口口声声称“泰斗”,却早已把“泰斗”的话抛到了九霄云外!
    我们今天纪念艾青,学习艾青,就要坚守中华民族诗歌的独特的民族性,让中华民族诗歌在全世界弘扬光大,以慰艾青在天之灵。
                           2006.05.10
首发2006年9月《艺苑》总184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楼主| 发表于 2015-10-7 15:21 | 只看该作者
也 谈 “诗 的 韵 味”


重阳jm



    古人云:诗有“四味”,即:情味、意味、兴味、韵味。显然,前两项属内容范畴,后两项属形式范畴。这样,就把诗的“韵味”归结于来自声律音韵之美与意韵情味之美。这当然是完美之言!“韵”作为诗的美学概念,早已被古人释为“同声相应”。(刘勰《人心雕龙》)。魏晋时,“韵”已被用于品评人物的气质风度。陶渊明诗:“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这“韵”指的即是人的气质风度。晋以后,“韵味”更被苏轼、黄庭坚等人升格为诗的审美趣味的高层次用语,特指“妙在笔墨之外”的一种审美创造,或者表现超凡脱俗之人生所达到的一种艺术境界。所以范温《潜溪诗话》概括说:“韵者,美之极。”可见,诗界对“韵味”的理解,已由表及里,逐渐深化。“韵”是诗至高的神韵气质追求,唯有“美之极”的诗方能得之。“韵”虽非独指诗的声律之美,但必“兼”而有之。因此,诗必以声律形式之美为前题,融神韵气质于其中。唯神韵气质之内涵,无声律形式之表达,则亦不成诗。诗首先应成形,若无形,则无诗。正如人若只有气质而无人形,岂不是怪物!
    例言之,蔡培国《野餐》云:“不在乎吃什么美味/只是/嚼一嚼阳光。”(1994年7月号《星星》)。虽诗的意味十足,气质风度非凡,但因无韵律形式之表达,所以不成诗。正如当代新诗中一些“入妙的以散文美见长的”自由体诗,若无韵律形式之美表达之,则必不成诗!
    中国诗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的文体,无韵不成诗。中国诗歌有其独具的定义、诗性、结构和章法,它是国语大法的一部分。节奏和韵律是中国诗的独特标志,是这个样子的是中国诗,不是这个样子的就不是中国诗。“韵”是中华民族诗歌的根,是中华民族诗歌的魂,是中华民族诗歌的独特性。“韵律之美”是统领中国诗歌“一切之美”的美中之美!
   2006.05.15
首发2006年6月《艺苑》总181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楼主| 发表于 2015-10-7 15:22 | 只看该作者
为诗之道  以韵为荣


重阳jm



    中华民族诗歌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的文体。无韵不成诗的法则是在中国人民几千年的诗文化传统中形成的。千年前如此,千年后依然!诗文有别是中国语文大法之一,有韵则诗,无韵则文。无韵自由诗艰苦奋斗了八十多年,枉费心机,无法改变这一历史事实。史实雄辩地证明:无韵不成诗!
    现今的青年人见到分行的文字就喊诗,写出了分行文字就称诗。说他们不知诗为何物,算是委屈了他们;说写诗应有韵律,他们感到茫然,似乎无知;甚至谈韵便羞,似乎是一件羞耻的事。特别是一些报刊编辑,看到有韵诗稿便不屑一顾,甚至耻笑。一些大学教授们也置中华民族诗传统于不顾,竟然充当无韵诗的吹鼓手,甚至自已也在大写特写无韵诗,并大喊大叫所谓的“中国的现代诗,现代的中国诗”。真可谓不知其耻,反以为荣。这可真是“滑稽世界”荒唐之极!堪称对东方诗国的一大讽刺。
    诗是以“译诗”的形式在世界上传播的。一个人能读懂几种外语是可能的,但世界上每个人都能读懂几种外语是很难的,若每个人都能读懂所有的外语则是不可能的。因此,要了解外民族文化的唯一途径便是“译文”,这是世界上通用的办法。但译文只能译“意”,而对语言艺术的风格则不易译出,特别是对诗歌艺术风格如韵律等则不能译出。所以“译诗”决不会有“原诗”的风格,特别是中国诗的“译诗”,完全没有了节奏和韵律,完全没有了中国诗的艺术风格,所以,严格地讲,它已不是“诗”了。同理,外国诗的“译诗”也不是它原本意义的“诗”了。因此,一首再好的诗,在世界上各种文字中译来译去,也就没有了诗的样子,最终面目全非了。
    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国诗人们学着外国诗的“译诗”的样子作诗,将白话文字分行写,称其为“新诗”或白话自由诗。结果,不但外国诗的艺术风格没有学到,反而将本民族的艺术风格丢得精光。弄得既不是外国诗,也不是中国诗,还美其名曰与国际接轨。中国格律诗的“译诗”没有了韵律,也没有了平仄。如果外国人学中国格律诗的“译诗”的样子用外文作诗,还能作出格律诗吗?世界上各国各民族的诗歌的“译诗”都是一个模样儿,难道这就是“国际接轨”吗?毛泽东诗词的“译诗”早已在世界各国流传,岂不是说毛泽东诗词早已经与国际接轨了吗?如此说来,中国“新诗”与国际接轨的叫喊,岂不是多此一举!
    中华民族诗文化光辉灿烂了几千年,早已享誉全世界。东方诗国是靠本民族诗歌艺术的高度侪身于世界诗歌之林的。中华民族诗歌必须以提升本民族诗歌自身的艺术水平而走向世界,决不会是学着“译诗”的样子混迹于“译诗”之中而自美与国际接轨。那些丢弃了中华民族诗歌传统的无韵的垃圾诗,是永远也走不上世界诗歌艺术的高峰的!
    中华民族的诗歌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的诗歌,无韵不成诗。韵是中华民族诗歌的根,韵是中华民族诗歌的魂。为诗之道,以韵为荣,是中华民族诗人的至敬至尊。
    让我们高举新韵大旗,扎韵之根,扬韵之魂,放韵之花,成韵之果,以韵为荣,弘韵高歌吧!
     2006.05.22
首发2006年5月《艺苑》总180期。
转发《中原风》《芳草》《曙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4-29 23:0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